腹部手术患者与护士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认知差异的比较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并与护士所认为的患者需求进行比较,以改进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方法

2014年7—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围术期腹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和普查的调查方式,分别对208名护士和492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比较两者差异。

结果

护士与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分别为(4.50±0.40)、(4.22±0.35)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6,P<0.01)。护士认为患者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前3位分别为个别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及宣传栏,与患者需求一致。

结论

护士应在充分考虑患者健康教育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措施,同时加强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其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修复远侧桡尺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修复的12例远侧桡尺关节损伤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37.5岁。脱位类型:掌侧脱位2例,背侧脱位7例,横向脱位2例,纵向脱位1例。12例患者中合并尺骨骨折者6例,桡骨骨折者2例,尺桡骨双骨折者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
期刊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20例80岁及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85.2岁(80~97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72例,Ⅳ型4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1 d。根据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老年骨盆骨折的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高,骨质疏松是造成老年人骨盆骨折的第一危险因素。相对于发生于年轻人的骨盆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常为低能量损伤,有着不同的损伤机制,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患者伤后恢复受伤前生活状态的比例低、残存需要他人护理的残障比例高及伤后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影像学诊断中,单一X线片检查对诊断老年骨盆骨折的后环损伤敏感性差,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采用CT或磁共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逆向设计的U形经皮手术导航器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为33~60岁,平均46.5岁;左侧2例,右侧3例。术前采集患者髋部薄层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及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手术导航器及骨折部位1∶1模型,术前在实体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演,验证精确度,确认置钉角度、深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44.2岁。骨盆骨折48例,按Young-Burgess分型:前后压缩型12例,侧方压缩型16例,垂直剪切型20例;髋臼骨折62例,按Letournel-Judet分型:简单骨折26例,复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内侧柱粉粹性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应用同种异体腓骨髓内植入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髓内植入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48例内侧柱粉粹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64.3岁(33~87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20例。
期刊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成人腕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对门诊输液安全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6年1—3月淄博市第一医院488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250例(门诊输液一室)与对照组238例(门诊输液二室)。对照组按照常规输液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输液流程,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气泡析出率为18.40%,低于对照组的30.25%,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