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灵活地运用好各类方法,完善各种管理系统,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节约更多的成本。
关键词 电力系统;标准化;用电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2-0173-01
开展标准化管理是有效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许多电力部门都在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方法,并编写了相关标准化管理的指导书,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完整的工作程序,以规范用电管理。
1 完善发电模式与企业用电管理的现状
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的执行主要是依靠一系列管理制度来推行。常用的方式是各个供电局依据市公司下发的标准化工作书,打印成纸质文件带至工作现场,完成一步,记录一步,按照事先拟定的步骤来完成整个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电力工作人员还是未能完全遵照市电力公司下发的标准化工作书进行用电管理。
另外,为了更好地让电力公司实施标准化管理,我们还须改变传统的发电模式。我国的发电厂目前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模式,这种发电模式是一种污染性极大、资源消耗极大的发电模式,所以要实现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就应该从传统的发电模式着手。但是,对于发电成本而言,火电站的发电成本是最低的,同时技术要求也是最低的,如果采用新的发电方式,例如水力发电和核力发电的发电厂的造价极高,就会导致发电成本上升,造成电价上涨,使得社会中的微观人群因为电价较高而放弃使用无污染的电力能源,转而使用其他的易产生污染的能源。因此,改变传统的火电发电模式也是很困难的,对环保而言电价的上涨和发电的高成本也是得不偿失的。
如此将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改变发电模式电价就会上涨,造成社会碳消耗的增加;不改变发电模式,电力的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污染。但如果采用水力、风力和核力发电就会造成发电成本的快速上升,从而使得电力这种绿色能源的使用率下降,仍然会污染环境。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2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在没有新的高效率发电技术时,应该尽量对火力发电的污染问题进行控制,不断地研发新的减排方法,尽量将火力发电中煤的使用率调节到最高,减少含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在火力发电减排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发电能源。到目前为止核力发电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且造价较高,同时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造价及成本也较高,发电效率同样很低。因此,我们要开发新的发电方式,或者提高核电发电方式的效率和安全性,才能给企业用电提供良好的保障。
2 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采用的是3层/多层体系的技术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是完全隔离的,所有的客户端都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只能通过中间层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进行沟通,规定只有授权的客户端通过规定的端口访问,任何情况下客户端都不可能直接访问到数据库服务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和手持数据采集终端的工作指导与监督的管理系统。系统由WEB管理软件和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构成。客户只需将终端设备与PC电脑相连接,通过WE B管理软件把标准化作业书(卡)及相关资料下载至终端,在现场作业时,用电检查人员只需严格按照终端中作业书的提示进行操作,同时记录作业情况并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最后将现场作业的执行情况上传至WEB管理软件,管理者就可以通过系统分析现场的作业情况。系统支持1个月多次抄表,多次计费,各个用户的抄表计费周期可以灵活设置。收费方式支持部分收费、多次收费、预收费和暂存账等多种模式,并且与银行的收费接口相联系。营业系统具备完善的电费帐务功能,直接出具财务记账凭证附件,实现营销系统与财务真正联动。系统内置综合查询和万用报表功能,用户可以灵活设置各种自定义查询和报表,并把定义进行保存整理,供操作人员重复使用,非常灵活方便。系统内置电力营销主体数据库,系统每月自动统计生成电力营销主体数据,主体数据常年保存,所有报表都是从主体数据中获取数据进行展现。实现报表数据和格式分离,为快速地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保证。使系统在无需投入独立的数据分析服务器的情形下实现基本的电力营销数据分析功能。
3 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及优点
1)有效地杜绝了工作人员的随意性。以前使用标准化工作指导卡,随意性很强,不能真正起到提醒和监督的作用,有些安全措施被遗忘。
2)体现网络和终端的标准化流程的多种模式。对于常规工作任务,只需找到对应的模版“依葫芦画瓢”,便可完成工作书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执行效率;而针对非常规工作任务,则可以通过系统的作业书编辑模块,编辑作业书模版的内容,甚至添加新的模版来生成对应的工作书,增强了系统的自身适应性和扩展性。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标准化工作指导书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其更加适应现场的工作。且每本作业书都有严格的审批管理流程和详细的操作流程信息,以便查阅。这在标准化工作书使用管理上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3)具体的工作书一旦生成,其内容与步骤便不可更改。其能够有效地监督用电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做到检验不漏项、工作无遗忘;另一方面,由于终端作业项目不可随意变更,当每一步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记录了该操作完成的时间。因此,对于用电检查人员来说,凭借经验“主观能动”地改变工作流程的机会便会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规范了现场用电检查人员的行为,有效地减少了习惯性作业违章的发生。
4)终端下载工作书的同时,还能下载与用电客户的相关资料。在现场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方便查阅相关资料并解决相应的难题,使得相关资料在现场工作时更具指导性。
5)信息存储量大,方便管理。管理系统克服了纸制的标准化工作卡信息量少、管理难的缺点。手持数据终端不仅可以记录每个步骤的完成情况,还可以记录执行时间、录音、GPS定位等信息。通过网络回传及系统相关查询统计功能,为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对于工作流程的动态管理十分有利。
6)工作指导书范本的修改更新方便。在进行客户用电检查时,个别项目多流程,较复杂,需要的配套工器具、设备仪器等也很多。
7)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使用标准化管理系统前,由于种种原因,电力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不能亲自到现场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有所抬头;但使用该系统后,电力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回传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中显示的时间,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处现场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执行情况,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推广,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用电的管理,规范了企业用电人员的行为,防止了浪费电力资源的行径。总之,当今企业用电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只要灵活地运用好各类方法,完善各种管理系统,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节约更多的成本。
关键词 电力系统;标准化;用电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2-0173-01
开展标准化管理是有效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许多电力部门都在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方法,并编写了相关标准化管理的指导书,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完整的工作程序,以规范用电管理。
1 完善发电模式与企业用电管理的现状
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的执行主要是依靠一系列管理制度来推行。常用的方式是各个供电局依据市公司下发的标准化工作书,打印成纸质文件带至工作现场,完成一步,记录一步,按照事先拟定的步骤来完成整个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电力工作人员还是未能完全遵照市电力公司下发的标准化工作书进行用电管理。
另外,为了更好地让电力公司实施标准化管理,我们还须改变传统的发电模式。我国的发电厂目前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模式,这种发电模式是一种污染性极大、资源消耗极大的发电模式,所以要实现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就应该从传统的发电模式着手。但是,对于发电成本而言,火电站的发电成本是最低的,同时技术要求也是最低的,如果采用新的发电方式,例如水力发电和核力发电的发电厂的造价极高,就会导致发电成本上升,造成电价上涨,使得社会中的微观人群因为电价较高而放弃使用无污染的电力能源,转而使用其他的易产生污染的能源。因此,改变传统的火电发电模式也是很困难的,对环保而言电价的上涨和发电的高成本也是得不偿失的。
如此将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改变发电模式电价就会上涨,造成社会碳消耗的增加;不改变发电模式,电力的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污染。但如果采用水力、风力和核力发电就会造成发电成本的快速上升,从而使得电力这种绿色能源的使用率下降,仍然会污染环境。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2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在没有新的高效率发电技术时,应该尽量对火力发电的污染问题进行控制,不断地研发新的减排方法,尽量将火力发电中煤的使用率调节到最高,减少含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在火力发电减排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发电能源。到目前为止核力发电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且造价较高,同时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造价及成本也较高,发电效率同样很低。因此,我们要开发新的发电方式,或者提高核电发电方式的效率和安全性,才能给企业用电提供良好的保障。
2 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采用的是3层/多层体系的技术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是完全隔离的,所有的客户端都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只能通过中间层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进行沟通,规定只有授权的客户端通过规定的端口访问,任何情况下客户端都不可能直接访问到数据库服务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和手持数据采集终端的工作指导与监督的管理系统。系统由WEB管理软件和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构成。客户只需将终端设备与PC电脑相连接,通过WE B管理软件把标准化作业书(卡)及相关资料下载至终端,在现场作业时,用电检查人员只需严格按照终端中作业书的提示进行操作,同时记录作业情况并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最后将现场作业的执行情况上传至WEB管理软件,管理者就可以通过系统分析现场的作业情况。系统支持1个月多次抄表,多次计费,各个用户的抄表计费周期可以灵活设置。收费方式支持部分收费、多次收费、预收费和暂存账等多种模式,并且与银行的收费接口相联系。营业系统具备完善的电费帐务功能,直接出具财务记账凭证附件,实现营销系统与财务真正联动。系统内置综合查询和万用报表功能,用户可以灵活设置各种自定义查询和报表,并把定义进行保存整理,供操作人员重复使用,非常灵活方便。系统内置电力营销主体数据库,系统每月自动统计生成电力营销主体数据,主体数据常年保存,所有报表都是从主体数据中获取数据进行展现。实现报表数据和格式分离,为快速地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保证。使系统在无需投入独立的数据分析服务器的情形下实现基本的电力营销数据分析功能。
3 企业用电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及优点
1)有效地杜绝了工作人员的随意性。以前使用标准化工作指导卡,随意性很强,不能真正起到提醒和监督的作用,有些安全措施被遗忘。
2)体现网络和终端的标准化流程的多种模式。对于常规工作任务,只需找到对应的模版“依葫芦画瓢”,便可完成工作书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执行效率;而针对非常规工作任务,则可以通过系统的作业书编辑模块,编辑作业书模版的内容,甚至添加新的模版来生成对应的工作书,增强了系统的自身适应性和扩展性。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标准化工作指导书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其更加适应现场的工作。且每本作业书都有严格的审批管理流程和详细的操作流程信息,以便查阅。这在标准化工作书使用管理上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3)具体的工作书一旦生成,其内容与步骤便不可更改。其能够有效地监督用电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做到检验不漏项、工作无遗忘;另一方面,由于终端作业项目不可随意变更,当每一步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记录了该操作完成的时间。因此,对于用电检查人员来说,凭借经验“主观能动”地改变工作流程的机会便会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规范了现场用电检查人员的行为,有效地减少了习惯性作业违章的发生。
4)终端下载工作书的同时,还能下载与用电客户的相关资料。在现场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方便查阅相关资料并解决相应的难题,使得相关资料在现场工作时更具指导性。
5)信息存储量大,方便管理。管理系统克服了纸制的标准化工作卡信息量少、管理难的缺点。手持数据终端不仅可以记录每个步骤的完成情况,还可以记录执行时间、录音、GPS定位等信息。通过网络回传及系统相关查询统计功能,为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对于工作流程的动态管理十分有利。
6)工作指导书范本的修改更新方便。在进行客户用电检查时,个别项目多流程,较复杂,需要的配套工器具、设备仪器等也很多。
7)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使用标准化管理系统前,由于种种原因,电力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不能亲自到现场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有所抬头;但使用该系统后,电力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回传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中显示的时间,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处现场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执行情况,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推广,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用电的管理,规范了企业用电人员的行为,防止了浪费电力资源的行径。总之,当今企业用电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只要灵活地运用好各类方法,完善各种管理系统,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节约更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