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中期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1例;平均年龄(13±5)个月,一岁以内22例(55%);平均体重(8.5±1.9)kg。二尖瓣大量反流27例,中大量反流10例,中量反流3例。术前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术为65.3%±10.1%,左心房直径为(28.0±8.2)mm,左心室直径为(37.9±7.5)mm。

结果

全组均成功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78.2±3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7.7±23.5)min,住院时间为(17.8±7.9)d。全组无术后早期死亡病例。术后一个月患儿平均左心房直径为(21.0±4.7)mm,左心室直径为(30.3±4.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有37例患儿完成中期随访,失访3例,随访率为92.5%,平均随诊时间(37±31)个月。中期随访时超声复查结果显示出现二尖瓣少量反流7例、少中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3例、中大量反流1例,出现大量反流的1例于术后1年再次二尖瓣成形。中期随访时患儿平均左心房直径为(23.5±6.9)mm,左心室直径为(33.0±5.7)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能获得良好术后及中期疗效。个体精确成形方法的组合应用能取得满意修复效果;二尖瓣瓣环扩大及前叶病变是术后二尖瓣反流再发及影响中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股骨畸形的手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16例(共20根股骨)。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8.3岁;体重21.2~46.8 kg,平均31.1 kg。按照Barthel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motor Functional Independ
目的探讨120°儿童髋锁定加压钢板(120°LCP PHP)治疗DelbetⅣ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1例DelbetⅣ型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内固定物不同将其分为PHP组及对照组。PHP组10例,采用120°LCP PHP固定;对照组11例,采用非LCP PHP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
目的探讨靶向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转染NK-92细胞后(GD2-CAR-NK-92细胞),对GD2+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含靶标GD2的质粒上获得GD2-CAR编码序列,通过电泳和测序鉴定后,将GD2-CAR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