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透皮技术在疫苗接种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能穿透皮肤角质层,形成微孔通道,促进药物的渗透,在疫苗递送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微针透皮的原理,以不同类型微针在疫苗递送中的作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微针透皮技术在疫苗接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微针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两种米氮平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空腹及餐后条件下口服米氮平片后受试者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两种条件下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空腹组血浆中米氮平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米氮平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比分别为98.98%,101.13%,100.95%,其90%CI分别为90.81% ~107.89%,96.50% ~105.98%,96.4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由药物自身或其代谢产物等原因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药物及营养保健品等的滥用,DILI的发生率逐年增高.DILI发病机制复杂,单一药物或者药物联合使用均可以诱发DILI.DILI时常伴有脂肪肝等其他肝病并发症,明显加重患者DILI,给患者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目前因为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验无特异性,用药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目前对于DILI的有效治疗药物极为稀少.因此,DILI是目前临床用药所面临
目的 研究国产头孢克肟颗粒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周期、自身交叉的平均生物等效性研究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分别入组24例成年健康受试者.受试者按随机表分为2组,每周期分别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浆中头孢克肟的浓度.结果 空腹试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 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90%CI)分别为103.25%(98.47% ~108.2
老龄化浪潮来势迅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深层次的供需匹配错位的问题逐渐暴露.基于此,文章剖析当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精准管理视角出发,提出精准需求、规范供给、精细流程、科学评估等一系列优化供需匹配的对策,设计并分析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精准供需匹配的实现路径,以期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精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节约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