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一种新的考试方式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生物信息学》课程特点,笔者构建了生物信息学网络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具有试题库容量较大、随机自动组题、自动阅卷和人工阅卷相结合、考试时间倒计时等特点,能克服传统考试的弊端,达到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考试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考试;网络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随着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高通量自动化测序技术的应用而诞生的。生物信息学是以DNA和蛋白质序列等数据为核心,综合运用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工具,通过数据库的建立、生物学数据的检索、生物学数据的处理、生物学数据的利用(计算生物学)等,以达到诠释数据中的生物学意义的目的。目前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序列比对、基因识别、基因重组、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反应的预测,以及建立进化模型等。[1,2]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我国很多高校先后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部分高校还在高校招生中增设了生物信息学专业。按照教学规律,生物信息学是在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的理解,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mics)奠定基础。[3]我校在国内较早地涉足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于2007年开始在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其中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必修课程,生物科学专业列为选修课程。对本科生而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获得如下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和技能:(1)熟练掌握和使用生物信息学中的相关数据库,包括DNA序列数据库、蛋白质序列和结构数据库、已测定全序列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完整基因组数据库以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库。(2)熟练掌握DNA和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分析。(3)能分析DNA序列转录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和功能。(4)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常用的分析软件。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信息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量,它的功能是量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提高。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及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它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可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亦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调节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4,5]
  一、常规考试方法在生物信息学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常规传统的考试方式是每位学生使用同一份完全同的试卷,在同一时间中进行考试。对于生物信息学课程来说,由于其课程的特点所限,在考试整个过程中,为了完成试卷中操作题的解答,需要使用联网的计算机,因此,生物信息学课程常规的考试方式是每位学生发给考题完全相同的纸质试卷,学生将答案写在纸质的考卷上,其中操作题利用联网的计算机完成操作后将答案写在纸质的试卷上。我们自2007年开始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常规传统的考试方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参加考试的每位学生是同一份完全相同的试卷,同时考试过程中必须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根据考试结果中出现少量完全雷同的卷面显示,虽然考试过程中有监考教师的严格监督和巡查,依然有少量的学生通过计算机联网的及时在线信息系统,如:QQ、MSN、e-mail等,相互传递试题的答案并进行比对,因此,在客观上难以彻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鉴于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考试方式,克服传统考试方式的局限性,以适应生物信息学课程的特点和需要,达到更加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考试和课程成绩的目的。
  二、新的考试方法的探索——网络考试系统的构建
  为解决上述生物信息学课程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构建了生物信息学网络考试系统,以便替代传统的考试方法(图1)。本考试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建立较大容量的试题库。试题库中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操作题等四种题型,分别含有500、100、50和50道题。每套完整的试题满分为100分,其中设置为选择题50分(每题1分,共50小题)、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共10题)、简答题20分(每题5分,共4题)、操作题20分(每小题10分,共2题),每套试卷也可以根据考试需要重新设置每种题型的分值和题目数量。试题库题目主要以《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和《简明生物信息学》等教材为依据。[6,7]题库中的题目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所有章节和主要知识点,其中的操作题目覆盖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
  第二,自动随机组卷。随机组题方式设置2种,一是全体参加考试的学生试卷中所有试题都相同,但每道题目的题号前后顺序有别;二是每位学生的试卷中不仅试题的题号顺序不同,而且试题也不完全相同。两种组题方式各有利弊,前者能保证每位学生的试卷难度系数完全相同,但只是学生的试卷中试题的顺序不同,题目依然还是相同的;后者则能保证彻底杜绝参加考试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比对试题答案的可能,但由于每位学生的试题不同,因此可能导致不同的学生之间的试题难度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不同的组题方式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比较和科学选择。
  第三,自动阅卷和人工阅卷方式相结合。阅卷方式中设置客观试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自动阅卷和自动评分,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操作题)采用在计算机上人工阅卷。同时也留有全部设置为人工阅卷的后台操作系统。
  第四,考试时间设置倒计时。可以按照学校的考试时间安排,设置固定时长的考试时间,考试开始后设置的固定时长开始倒计时,到点后自动保存试卷和答案并关闭考试系统。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可以点击按钮保存试卷和答案提前交卷。此外,考试系统主界面还设置了课程的一些相关信息(如授课教师、学校名称、课程简介等),并设置将来将考试系统转入网络课程一部分的链接,为将来进一步改进和发展该考试系统提供了窗口。
  科学、合理、公正的考试,对课程教学可以起积极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笔者构建的网络自动组题的生物信息学考试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客观公正的考试,在客观上彻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达到科学检测学生对生物信息学课程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的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程成绩。
  参考文献:
  [1]戴凌燕,姜述君,高亚梅.《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生物信息学,2009,7(4):311-313,319.
  [2]张纪阳,刘伟,谢红卫.生物信息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51-53,57.
  [3]向太和.我国现有《生物信息学》教材和网络资源的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6):495-498.
  [4]赵晴.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1):144-146.
  [5]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100-101.
  [6]蒋彦,王小行,曹毅,等.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钟扬,张亮,赵琼.简明生物信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创一流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向太和(1965-),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江苏省张家港市,近年来着力于全区域内生态课堂的研究与打造,用生态的观点来理解课堂、构建课堂、改造课堂,对课堂生态系统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几年来,这种区域性的教改实践向纵深不断推进,取得了实效,在全市掀起了教学研究的热潮。  关键词:数学;生态课堂;六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30-03  1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本文分析了在前厅服务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并用教学实践加以证明(课堂实录)。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前厅服务;可行性分析;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摘要:本文对ASP.NET项目开发课程从课程性质、项目化设计思路以及考核评价方案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加快了课程建设的脚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建设;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41-02  一、课程的性质  ASP.NET项目开发课程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软件
摘要:专业学科竞赛是高等院校艺术类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积极构建并实施常规教学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极大地促进本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本文阐述了我院教学改革和学科竞赛实践结合的原则、方法、意义以及效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无论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还是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的词汇学教学教师严重依赖词汇表和词典提供的词汇信息进行教学,使许多学生对词汇教学产生了厌烦并对学习单词失去了信心。现在,利用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迅速扩大词汇量,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范围。  关键词:数字资源;词汇教学;文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精髓,我国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形成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但是受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不断嬗变的影响,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本文立足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传承的现实,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青年教师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利用名人效应来为地方性高校名校塑造工程服务,实现地方性高校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提高地方性高校知名度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办学单位、地理区域、就业渠道、品牌联盟、名人效应、名人背书等。其中,名人效应能够为地方性高校快速提高知名度,充分实现品牌价值和品牌延伸,实现学校低成本扩张,名人效应的有效利用对地方性品牌高校塑造是一种品牌关系的运作。  关键词:名人效应;政界名人;杰出校友;文化
摘要:本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经验,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语文;独立学院;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3-0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自2005年建校开始,一直把大学语文定为公共必修课。2011年1月,批准立项为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外国人意识到了中国的崛起,中外往来也随之而增加,留学生作为一种交流学习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流。针对国外学生来中国的学习情况,中外文化差异以及汉语教学对其产生的影响,文章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着力于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留学生;文化差异;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我们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民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民办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