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学生的行为引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如今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现在的老师一天比一天难当了。确实如此,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领路人,教室内教师的角色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现象,教师逐渐从教学工作中的主角向配角转变。“难当”的另外一层原因就是教师难以把握管理学生的“度”,初中小孩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阶段,但是他们迅速成长的身体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总是“我”字当头,他认为对的事情教师很难一次两次的说教、谈话就可以转化的,不更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就很难把教师的那点“经书”传授给他们。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下,教师的行为过了,便被指责“违纪违法”,教师采用“无为策略”又难以在各种“率”前成功。在这样的夹缝中,教师们要“闯出一条活路”确实很难。我感悟到面临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群体,教师务必善于学习、研究,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阶段,被称为“塑形期”。现在家庭结构的单一化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滞后,在家庭生活中接触的成人居多,又导致学生的行为成人化,这种矛盾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现结合班主任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班级营造合适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引导思考,树立正确的课堂答题习惯
  学生刚从小学踏进初中新学校的校门,一切都是新鲜的,对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都充满了好奇。在这样的新环境里他们像一位客人一样小心翼翼,同时又急于想在老师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新初一的学生上课时的气氛积极活跃,想压都压不住,这样就会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学生,他们张口就回答你的问题,让其他同学瞠目结舌于他的敏捷和准确,他也因此而沾沾自喜。这种学生如果教师不及时指正,那么对他今后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对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也存在严重干扰。教师一方面不去过度鼓励这种“张嘴就来”的答题习惯,另一方面对于经过谨慎思考后回答的同学和行为大加表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就会逐渐进入正轨。
  二、引导交流,倡导和谐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新组建的集体里表现各异:有的急切地和新面孔打招呼;有的专门找人多的地方扎堆;有的急着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孔武有力……,经过近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中自然就会产生自发性的“组织”:一种是在小学里熟人多的人物为中心的自然组织;一种是男生中的“老大”,大家基本认可了他的力量;这时就要班主任练就慧眼,抓住蛛丝马迹去伪存真,否则将不利于班级良好组织的建立。可以抛出一个共同话题供大家讨论交流,或者采取班会口头交流的形式倡导正义弘扬正气,或者让学生落于书面洋洋洒洒阐明观点。在一次次的集体交流和自我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合理文明的交流方式,营造适合学生积极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引导自信,创建成功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作角色以及生活角色。就像某教授所言:“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一个教师的角色的成败或许对于一个孩子成长作用不会太大,却能影响孩子的今后一生。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道德修养、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继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品质很重要,教师应注意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具备走过去的能力;为什么若干年后只有三个孩子成功呢?不是孩子能力出问题了,而是心态有问题了。每个学生都是渴望成功和进步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失败,他们稚嫩的年龄和不成熟的心智导致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差,从而带着消极情绪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所以又会产生新挫折和失败,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自己就会麻木了,产生“我不行”、“我笨”的不良心理暗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帮助,树立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良性循环下积极健康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说法听了许久,只有做了这份工作,站在这个讲台,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要想教育一个人,对他或她的成长产生影响,可以说确实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教。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的任务并不是灌输知识点,而是将要学的课题放在学生面前,通过同情心、情感、想象力和耐心唤醒学生永不休止的动力寻求答案和见解,使其开阔人生视野,并赋之以内涵。”我们教育工作者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实施它,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备前提。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充满情感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培养学生,在重视认识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对情感因素的培养。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中,用情感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情感;体会  【中图分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语文教学的过程也要渗透着德育的因素,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人生最容易受影响的阶段培育完善的人格,完善应有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中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人生中最容易受影响的阶段,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
【摘 要】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和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针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诚信教育是社会转型期时代对青少年的客观要求、立足点和健康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 新时期;中学;诚信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那年,我做刚参加工作就当班主任,15的的小毛性格开朗活泼是我单身宿舍的常客,我知道他家境不好,时常拿大学穿过的衣服周济他。有一天他没来上学,我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校长用沉重的口气说,你班上的小毛同学被带去派出所了,你快去看看吧。急急忙忙,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派出所,警察同志告诉我,小毛因为盗窃
【摘 要】 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善待生命,还要教学生正确看待生和死。  【关键词】 生命;价值;民族大义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最近听一节随堂课,有位教师在讲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时,谈到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陈天华写的代表作《猛回头》、《警世钟》,大家都知道这是
【摘 要】 小学学校管理将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管理实践,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小学学校;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一、前言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小学教育的质量事关整个民族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一转眼,我平凡而又光荣的教学生涯已悄然度过二十多个春秋。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自己有过悲伤,经过苦累,想过放弃,但欣慰的是,自己心间始终能记得这么一首诗“笔端呕尽千千血,月露寒窗半盏荧。三尺讲坛铸宏志,四季轮回老蚕情。清风两袖树梁栋,桃李三千报园丁。朝朝黄龙腾飞起,暮暮铺路未曾停”。用此来督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