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5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其分别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对这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有38例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现象。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有30例患者存在门静脉主干增宽的现象,有32例患者发生了脾静脉内径增宽的现象,有37例患者发生了脾脏增厚的现象。②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增厚及脾静脉内径增宽呈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及脾脏的改变情况。这对临床上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我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是一种特殊的室内环境。作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轨道
财务管理是现代集团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与集团公司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十分必要。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集团公司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要想早日摆脱困境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LEE)的MRI征象、病理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LEE患者的MRI资料。患者年龄14~51岁,病史1~8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危险因素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开端,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学班级管理能够提高对学生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处处渗透着人
<正>医学界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20世纪7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哮喘发作是由支气管痉挛引起,因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成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很快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