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多个行业的运行模式。在新冠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也改变了大、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目前,网课已成为当下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开展惠民工程,组织名优教师利用周末、寒暑假的名师在线课堂,为学生提供智慧课堂。基于大部分初中学生离开了老师面对面的讲授、点拨、帮助,缺少了他律因素,加上其独立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尚未形成,线上教学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师的作业设置、学生作业的提交、评阅与反馈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创新评阅,及时了解、掌握学情,引导学生用心完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线上作业;创新批阅;智慧沟通;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24
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作业是师生沟通信息的桥梁。作业的科学设置与评阅承担着教师了解学情、沟通问题、反馈评价的重要角色。但面对手机、电脑屏幕,常规的作业与批阅方式,让教师出现了费时间、耗精力、眼睛干涩等问题。离开老师面对面的反馈,学生也逐渐出现拖拉、作业不规范、不认真、不纠错等现象。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开始敷衍作业,后进学生尝试逃避作业,久而久之,线上课后作业形同虚设,个别学生开始长期不提交作业,逐渐养成自由状态。这些习惯形成后会影响学生的作业态度甚至做事的态度与思想,也会让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差异性增大。那么如何跟进线上课堂,通过作业的设置与评阅,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设置,灵活批阅
根据网课内容与平台特点,去合理智慧的设置作业形式与内容以及批阅方式,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线上课堂的空间距离让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有所受限,教师很难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思想动态,如实掌握学情。比如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在听课、作业、巩固环节陷入无序与被动局面。他们在独立的空间,自由的时间内,缺乏平日的课堂管控,不受纪律约束,较为随意,听课持久性不强。有些孩子出现了坐姿不端、心不在焉的现象,也有些孩子懒于思考、记诵、做笔记,随波逐流,学习状态不佳,甚至有部分学生边上课边做其他事,随心所欲。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持续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动态、学习效果,做到线上教育与学生线下实践、作业协调一致,提升教育效果。首先,老师要根据网课内容,控制作业难度与时间。作业必须契合所授内容,层次分明,有巩固、有提升。难度系数不大,力求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不畏惧,不逃避。时间尽量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鼓励学生当堂完成,挑战自我,追求效率。其次,根据平台特点,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能力发展。比如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动手实践与视频传送相结合,师生互动交流问答与及时点拨相结合,做到生动有趣、适量有效、音视频结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想办法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最后,教师用好在线平台,灵活评阅作业,笔头批阅、语音批阅,线上沟通等方式,让师生在不同方式的作业“对话”中,愉悦的传情达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能及时解决思想、行为、习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品格,促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持久、积极的学习情绪。
二、及时反馈,充分肯定
信息化条件下的网课作业设置、批阅、点评、反馈变得灵活、灵动。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教师都可以看到学生作业的提交与完成情况。同样,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批阅、反馈作业,并及时关注学生主动纠错,提升作业质量与效果。教师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快速便捷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评阅、反馈作业。比如电子符号、文字输入形式,语音留言、错题讲解形式,语音提示加评语等形式,让学生从隔空传递的温暖符号中,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支持与鼓励,激励学生独立上好课的自信心与高質量完成作业的毅力与品质。教师也能一对一做到温馨提示,以悄悄话形式表扬进步学生,帮助有困难学生,随时提醒特殊学生,委婉、友善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工作。让他们在老师的肯定与指导下品味到来自作业的快乐与满足,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主动交作业,积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特殊情况下独立做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完善精神。
三、传递榜样力量,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网上作业展评是现实中无法比拟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开辟优秀作业展评阵地,发挥榜样力量,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孩子能欣赏到他人的、自己的优秀作业。用心吸取别人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逐渐养成认真、细心的品质,并且培养审美能力与自我调适能力。目前的许多App功能强大,指间一键就能将要展示的优秀作业瞬间发布。比如,班上、课上优秀孩子的作业、漂亮的书法、形象的音频、活动视频等都可以瞬间被大家欣赏到,并被评价。身边的榜样,最容易激发孩子们向上的力量,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奔跑,一路向好。
四、指导家长关注线上作业质量,共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品质
网络课堂的特殊性还在于方便快捷,信息互通。它悄悄地将诸多家长吸引到课堂中来,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和老师一起关注云端教学,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与各种需求。线上智慧作业的设置与评阅,也能让家长随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并能跟老师随时互通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正常交流,管理孩子的听课与作业情况。也能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每天的表现,与教师共同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独立上课、作业习惯。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甘肃 兰州730070)
关键词:线上作业;创新批阅;智慧沟通;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24
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作业是师生沟通信息的桥梁。作业的科学设置与评阅承担着教师了解学情、沟通问题、反馈评价的重要角色。但面对手机、电脑屏幕,常规的作业与批阅方式,让教师出现了费时间、耗精力、眼睛干涩等问题。离开老师面对面的反馈,学生也逐渐出现拖拉、作业不规范、不认真、不纠错等现象。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开始敷衍作业,后进学生尝试逃避作业,久而久之,线上课后作业形同虚设,个别学生开始长期不提交作业,逐渐养成自由状态。这些习惯形成后会影响学生的作业态度甚至做事的态度与思想,也会让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差异性增大。那么如何跟进线上课堂,通过作业的设置与评阅,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设置,灵活批阅
根据网课内容与平台特点,去合理智慧的设置作业形式与内容以及批阅方式,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线上课堂的空间距离让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有所受限,教师很难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思想动态,如实掌握学情。比如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在听课、作业、巩固环节陷入无序与被动局面。他们在独立的空间,自由的时间内,缺乏平日的课堂管控,不受纪律约束,较为随意,听课持久性不强。有些孩子出现了坐姿不端、心不在焉的现象,也有些孩子懒于思考、记诵、做笔记,随波逐流,学习状态不佳,甚至有部分学生边上课边做其他事,随心所欲。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持续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动态、学习效果,做到线上教育与学生线下实践、作业协调一致,提升教育效果。首先,老师要根据网课内容,控制作业难度与时间。作业必须契合所授内容,层次分明,有巩固、有提升。难度系数不大,力求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不畏惧,不逃避。时间尽量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鼓励学生当堂完成,挑战自我,追求效率。其次,根据平台特点,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能力发展。比如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动手实践与视频传送相结合,师生互动交流问答与及时点拨相结合,做到生动有趣、适量有效、音视频结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想办法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最后,教师用好在线平台,灵活评阅作业,笔头批阅、语音批阅,线上沟通等方式,让师生在不同方式的作业“对话”中,愉悦的传情达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能及时解决思想、行为、习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品格,促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持久、积极的学习情绪。
二、及时反馈,充分肯定
信息化条件下的网课作业设置、批阅、点评、反馈变得灵活、灵动。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教师都可以看到学生作业的提交与完成情况。同样,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批阅、反馈作业,并及时关注学生主动纠错,提升作业质量与效果。教师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快速便捷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评阅、反馈作业。比如电子符号、文字输入形式,语音留言、错题讲解形式,语音提示加评语等形式,让学生从隔空传递的温暖符号中,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支持与鼓励,激励学生独立上好课的自信心与高質量完成作业的毅力与品质。教师也能一对一做到温馨提示,以悄悄话形式表扬进步学生,帮助有困难学生,随时提醒特殊学生,委婉、友善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工作。让他们在老师的肯定与指导下品味到来自作业的快乐与满足,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主动交作业,积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特殊情况下独立做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完善精神。
三、传递榜样力量,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网上作业展评是现实中无法比拟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开辟优秀作业展评阵地,发挥榜样力量,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孩子能欣赏到他人的、自己的优秀作业。用心吸取别人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逐渐养成认真、细心的品质,并且培养审美能力与自我调适能力。目前的许多App功能强大,指间一键就能将要展示的优秀作业瞬间发布。比如,班上、课上优秀孩子的作业、漂亮的书法、形象的音频、活动视频等都可以瞬间被大家欣赏到,并被评价。身边的榜样,最容易激发孩子们向上的力量,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奔跑,一路向好。
四、指导家长关注线上作业质量,共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品质
网络课堂的特殊性还在于方便快捷,信息互通。它悄悄地将诸多家长吸引到课堂中来,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和老师一起关注云端教学,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与各种需求。线上智慧作业的设置与评阅,也能让家长随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并能跟老师随时互通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正常交流,管理孩子的听课与作业情况。也能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每天的表现,与教师共同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独立上课、作业习惯。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甘肃 兰州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