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康复病患 创新求真营造家园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令旗,一个跨时代的医院领头人,他创新医院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培植特色医疗成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和特色医疗专科建设、实行精准医术和细致化管理,使医院在竞争的大潮中,又一次华丽转身。他以大气魄、大手笔、宽视野、高境界地书写着康复医院的优美动人的华章。
  一、学习、借鉴、合作、共赢
  荣院长为了医院有一个高层次的发展,让医院与国际接轨,为此,他率先在北京大学学习2年的现代医院管理课程,并去了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万芳医院、台北荣总医院、慈善医院、长庚医院、义大医院、美国梅奥医院做访问学者,吸收了国际化先进管理经验,把国际化先进的医疗管理知识运用到医院发展中,于是,他又与北京回龙观医院强强联手,共同合作开通了精神疾病远程会诊,两地专家和当地患者通过荧屏,电脑连线可视频对话交流。病人的症状,病史资料,医学影像资料等医学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实现了患者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与大医院专家面对面的问诊,享受到了大医院专家面对面的诊疗,极大的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费用,方便了就医,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
  二、关爱病人、实行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医疗服务
  2016年,荣院长快速转变工作方式,加大医院特色治疗力度,整合医院资源,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开展了“病人是亲人,一切为病人”的贴心服务大活动。为广大病患者提供更加主动、连续、系统、便捷、高效、亲情化、个性化,人性化医疗服务。对一些行动不便的特困病人,实行预约上门治疗服务。还有一部分流浪街头,无人监护,又看不起病的精神病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救治,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为此,荣院长对这些精神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和医疗扶贫,经过医院专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很快康复、回归社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使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医院还定期开展了全院干部职工“爱心捐资助困”送温暖慈善公益活动。每年医院捐资近200余万元、扶贫救治特困病患者达300余人次。用医院的大爱和真情温暖着无数的病人和家庭。
  三、关爱老年人健康 创建康复居家养老
  荣院长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打造医院知名特色品牌的同时,还时刻牵挂着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问题。为此,他又进一步的大力投资,创办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除了能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服务,还能提供休闲娱乐、康复保健、洗衣卫生等日间照料基本服务。另外,为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周到、方便的服务,建立了“一键通”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呼叫器,省去了老年人记不住电话号码,行动不便的麻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24小时在电脑旁接听老年人呼叫,在线解答老年人的咨询、求救。
  在荣院长的科学管理下,居家养老已形成了集吃、住、玩、乐、医疗保险、大病医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养老送终为一体的大型老年服务体系。打破了过去“医是医”、“养是养”的传统模式,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社会优越性,创建了“医养”化相结合独具特色的健康之路。
  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长足发展
  在荣院长多方努力下,医院正健康快速地发展。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50余名,床位300余张,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先进高端检查和治疗设备。在医院特色医疗发展中,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探索与研究、发明与创新,采用了中西医(鬼穴十三针)针灸疗法。鬼穴十三针是针灸穴中博大精深的一种疗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的疗效。此法吸取了各类针灸精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体不同穴位的针灸原理,采用强、中、弱的医学手法又通过针刺十三鬼穴舒经通络,打通经脉、祛除病邪,达到调节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此疗法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康复快。针对疼痛治疗法,是运用中西医结合,将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注注射神经丛封闭术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康复体系。并广泛应用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程三贴愈痛膏”。对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脊柱炎、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陈旧老伤后遗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种骨质增生症,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病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千挑万挑,还是康复医院有疗效,千选万选,还是康复医院服务最周全。特色医疗专科是百姓就医的健康家园,也是最适合病患者的康复与治疗。适合的医院,才有最好的治疗方案,适合的医院才能疗效好、痛苦少、花费低,不复发更安全。康复医院是病患者最信赖的医院,是康复治疗最佳的选择。
  医院在多年的拼搏、实干、创新、求真、务实中,经过风雨发展的历程,现已成为北京回龙观医院合作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医院,济宁市残联精神康复定点医院,也是汶上县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定点医院,汶上县慈善定点医院,汶上县精神残疾评定中心,汶上县卫生康复指导中心,汶上县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
  现在的汶上康复医院、医术精湛,医患关系和谐,医风医德良好,人才队伍庞大,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温馨,科室配套齐全,健康文化丰富多彩。创建了“社会放心,患者满意”的特色医院。几年来,汶上康复医院荣获了省市卫生医疗先进单位。同时,荣院长本人也荣获了诸多的先进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不仅关系学生自身的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急需学校和社会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指导。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紧迫性,而且针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一现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大学生数
期刊
【摘要】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发展历史和成长环境的特性,在学科建设存在这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转型道路上的障碍。本文试图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设置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在学科建设和转型发展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借鉴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学科专业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行至今,我们的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在其中接受洗礼,深受启发。大批的优秀科学课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不断探索与尝试,给广大科学老师提供了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好经验。一线广大教师在不断接收这些“外来”的宝贵财富时,往往是“学时激动不已,课堂却用不起”。一些是客观原因,比如不符合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一些是主管原因,比如学归学,教归教,学过了就放弃了,没有很好地吸收、运用起来。所以,我们
期刊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网络社会带入以手机为基本平台,以实时、交互、快捷、高频为主要传播特征的“微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达到5.27亿,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过传统PC达到83.4%。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政府对网络社会的治理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亟需加快转型步伐、提升应对能力。  一、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社会呈现的新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自由观念的演变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回望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逐渐加深,思想观念也就发生转变。自由观念作为社会观念系统的组成部分,自然在社会变迁中发转变化,反映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变迁;自由观念  一、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当今世界正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速人才培养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通过人才的培养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市
期刊
【摘要】土地不仅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石。科学有序的土地流转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认真研究这些困扰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可以为化解这些困境提供思路。  【关键词】土地;流转;意义;困境  一、农村土地的概念界定  土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土地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地、滩涂、河塘、林地、山地以及开拓的荒山、荒地等;狭义的土地
期刊
【摘要】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关系着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占据着企业成本中很大一个部分,所以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改善项目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1全面成本控制。全面成本控制的是全企
期刊
【摘要】2015年,东亚地区的国际地区安全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日本新安保法案的通过。新安保法案成为法律以后,日本将解禁自卫权,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原则即化为历史,这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借助新安保法,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得到了明显的推进,东亚地区的战略棋盘中传统安全竞争的意味更加浓厚。日本的这一动作将对东亚的国际关系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东亚地区国际问题的
期刊
【摘要】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外化,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由此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的优势,以德国杂志为研究文本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出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由于实体杂志报道中国新闻数量不多,所以笔者选择了《明镜》周刊网络版—SPIEGEL OLINE上2014年下半年的中国新闻,对选取的269篇新闻进行了整理,并尝试从新闻主题、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