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动态随机点立体视图研究正常人立体视功能与立体视标运动速度的关系。
方法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于中国医大四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双眼视功能正常的志愿者30人,其中男13人,女17人,年龄20~29岁,平均(25.53±1.80)岁。使用自制动态立体图(dynamic rondom dot stereograms,DRDS)软件,在双眼最佳矫正状态下测定其对水平运动速度分别为60、90、120、150°/s (degree per second,DPS)的立体视标的分辨能力。对结果进行线性回归、χ2检验、非参数Man-Whitney-U检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各组组平均立体视锐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速度与立体功能呈负相关,R =0.982,对每个运动速度下通过各立体视锐度(弧秒)的人数进行非参数Man-Whitney-U检验,结果显示相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60弧秒静态通过人数与各速度下通过人数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60弧秒通过人数静态组与90、120、150 DPS动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60 DPS组差异不显著。
结论正常人在水平运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实验(DRDS)中,视标沿水平轴以大于90 DPS的速度运动时,动态立体视功能低于静态立体视功能正常值。且当双眼视差恒定且作为唯一信号时,人可以根据中央眼成像来识别运动中的物体,且立体视功能随立体视标运动速度增加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