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屈肌腱鞘部分缺损及腱鞘损伤后直接缝合两种情况下,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促进屈肌腱鞘再生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以来亨鸡双侧第 3足趾 II区屈肌腱鞘部分切除及切开后直接缝合、趾深屈肌腱部分切断后缝合为实验模型, 192只来亨鸡随机分成 4组:主动活动腱鞘切除组( A1)、主动活动腱鞘缝合组( A2)、制动腱鞘切除组( C1)、制动腱鞘缝合组( C2).术后 1、2、3、4、8、12周对各组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 A2、C2组在 1周内都发生损伤区腱鞘结构消失.但 A1、A2组均在手术区域形成新生腱鞘, C1、C2组腱周都形成致密瘢痕,无腱鞘或腱鞘样结构形成. A1与 A2、C1与 C2组间在形态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上均无显著差异; A1与 C1、A2与 C2组间差异显著. 结论修复腱鞘在主动活动后的病理改变分三期:术后 1周腱鞘变性、碎裂、退化;术后 2周早期的新生腱鞘形成;术后 4~ 8周成熟的新生腱鞘形成.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促进腱鞘再生是防止粘连的关键因素,仅仅修复腱鞘不能有效防止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