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历史知识储备量的同时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众多创新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融入感情,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育 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渗透
  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正在火热进行,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陆续出现在大众面前,情感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亮点,以情感作为教学切入点,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层面研究,结合历史内容,改变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知升级,增加学生的情感注入,进而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一、分析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
  “读史使人明鉴”,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习历史并不简单的知晓历史,而是要看透历史事件背后所隐含的人生哲理,通过读史丰富历史知识,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念,健全自己的人格。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就是让学生将课本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全部记忆下来,并相互串联,但是,在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国家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创新的科学价值观等等,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实行情感教育恰好能够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可以达到其它学科没有的教学效果。情感教育旨在通过情感融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引起学生的情感带入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独特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品性,历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历史内容包罗万象,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替,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不同的历史事件,将情感教育理念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情感因素的带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同,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独特思考,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更学会分析历史,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因素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教学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素降低了历史教学效果,如下:
  (1)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大多数历史教师给人都是刻板的印象,并且很多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内容是已知的,只需要按照课本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师生互动频率低,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给学生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渗入理解,更没有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3)教学方式单一,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思考,更不利于情感教育的进行。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教学方式创新,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打造有趣的课堂,为情感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枯燥教学方式,让历史课堂变得趣味性十足。如通过情境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的代入感,在设置的情境中感知历史人物当时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情感教育机会,有利于情感教育;可以通过主题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某一個历史主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开拓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内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具有冲击力的视频和图片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帮助学生深入进行直观的情感带入。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鸦片战争》内容时,教师首先播放关于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纪录片或影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和意义,在国家危难关头的英雄们做了什么壮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演绎“虎门销烟”的过程,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民族英雄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提高历史民主使命感。
  2.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的情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十分重要,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并不要简单的流于对话这种形式,扩宽师生交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渗透情感教育,有效改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新文化运动》时,为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逐步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取一个“主题辩论”的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引用时下比较火爆的辩论节目《奇葩说》的辩论形式,由教师作为主考官,两组学生作为辩手针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看着书本内容发表观点,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能够紧扣课本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上世纪一百多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大解放,这种开放的教学形式也是在解放学生的思维,解除课堂对学生的禁锢,让学生感受当年思想潮流下的反抗与斗争,体会当时环境下“民主”与“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并且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感的情感教育。
  3.挖掘情感素材,增强情感教育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见缝插针的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历史中的每个内容都可以转变成为对学生情感建立的素材,时刻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强烈的历史敏感度,善于从历史中学到更多的哲理和启发。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内容时,由于年代比较久远,但是仍可以告诉学生这些历史都是通过大量的考古工作得出的研究结果,增强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认识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条件,了解到历史的前进必要的条件和因素,思考历史人物与历史创造的相互促进关系,更能增强古老民族的自豪感,历史早已过去,但是历史遗留的痕迹还未被时间抹去,历史承载着岁月深厚的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适合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符合历史教学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的思维在逐步走向成熟,奠定学生的历史情感,情感教育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入贯彻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历史的情感体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对学生情感渗透,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占强.打好“情感因素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5).
  [2]黄莹.与历史对话让心灵共鸣———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J].中国历史教学参考,2017(8).
  [3]朱如奇.打造富有历史韵味的初中历史课堂———以《抗日战争之全民抗战》整合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7).
  [4]刘中猛.感同与身受:初中历史教育情感引导路径探讨———以《科技文化成就》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7).
  (作者单位:四川省射洪市复兴中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最关键的是对写作能力的学习,因为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信息的传递时刻都需要表达能力。写作可以说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同时语文作文的写作在考试中所占分数比例很高,是学生取得中高考胜利的关键[1]!。此文旨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进行简单的研究,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往往会有诸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持续化深入,对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物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展开基础性教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学科。为此,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需要将更多新型可靠的教学对策运用到其中,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抽象而又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简单。但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思路与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象,能够快速挖掘出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能够有效结合图象中的点、线、面寻找到解题突破口,与其他类型题相比,化学图象题更易于学生们接受和理解。因此,本文将着眼于高中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与高效解题方法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图象题 解题技巧 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理科学
【内容摘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进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较为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做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到了他们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相应困惑研究整理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高中遗传学困惑对策
【内容摘要】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用,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语文教学文本与影视作品的有机结合与贯通,对于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传承等能力的形成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学文本与影视作品有机贯通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策略,阐释了实现语文教学文本與影视作品深层对接的方法,探究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文本与影视作品结合的实践意义。文章结合语文教学文本与影视作品贯通的教学实践,论述了“贯通”
【内容摘要】为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老师们应当积极培育学生们掌握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不再把教授化学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对于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来说,教授他们如何去掌握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才是最重要的。文章从对这些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的讲述开始,接着进行现存的教学问题和相关策略开展了论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 核心素养 科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策略创新,在教学中,要开阔思维,勇于创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其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应精讲勤练,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和微课的结合等,激励学生进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将网络的积极面展现给学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科整合能力。因此做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内容摘要】中职作为职业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数控机械基础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主要对高精度、多变量、形状复杂等零件进行学习与实践。本文从作业设计与评价出发,探究如何实施有效策略,实现数控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延伸与拓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 数控机械基础 作业 设计 评价  数控是数字控制的简称,数控机械是信息技术与机械运动相融合的一种工艺生产方法,
【内容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态美育”的教学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让美术教学充满活力。本文主要从构建生态的校园环境、构建开放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人文的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生态美术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 生态美育 策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美术知识的获得、美术技能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关注整个教学系
【内容摘要】所谓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要求变“讲堂”为“学堂”,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课堂变革。本文着重就其积极意义和现实困境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初步思考语文课堂改革路径。  【关键词】生本课堂;意义;困境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真正给老师、学生减负?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让老师爱上教学?如何不让老师、学生成为疲惫运转的应试机器,而真正体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