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教学实践表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敢想敢说、好动等特点,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我们须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尽可能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注意利用上课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现用的“PEP英语"”,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及自然科学常识等内容,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录音也多出现怪异的声音、模拟动物的叫声等,极易吸引小孩注意力。授课时,可尝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要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情景,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运用实物展示、自制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如在教“Do you like pears?”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外语教学的重点是 “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这一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的方法作比较。在教学中,还让学生联系本校、地区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park”,有的“Ask the bookstore”,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硬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改变:“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为现在的:“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观念。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如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努力做某些事情就是为了他爸爸,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因为他思念他在异地的爸爸!这时的我除了惊奇孩子的经历与感情外,更是感到一种信任、坦诚的关系联系在我们之间,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课堂上,他回答问题“What are going to do this summer?”时,答到“I am going to go to Si chuan.”我特意加了一句“Maybe you want to visit your father, right?”他点头笑了,笑得是那么甜美。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传递与交流,促使他在英语课上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的表现与从前判若两人。由此不难看出,和谐师生关系这个催化剂,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所体现的超凡魅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如经常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板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了解英美风情,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学生作品等;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敢想敢说、好动等特点,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我们须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尽可能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注意利用上课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现用的“PEP英语"”,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及自然科学常识等内容,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录音也多出现怪异的声音、模拟动物的叫声等,极易吸引小孩注意力。授课时,可尝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要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情景,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运用实物展示、自制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如在教“Do you like pears?”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外语教学的重点是 “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这一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的方法作比较。在教学中,还让学生联系本校、地区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park”,有的“Ask the bookstore”,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硬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改变:“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为现在的:“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观念。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如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努力做某些事情就是为了他爸爸,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因为他思念他在异地的爸爸!这时的我除了惊奇孩子的经历与感情外,更是感到一种信任、坦诚的关系联系在我们之间,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课堂上,他回答问题“What are going to do this summer?”时,答到“I am going to go to Si chuan.”我特意加了一句“Maybe you want to visit your father, right?”他点头笑了,笑得是那么甜美。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传递与交流,促使他在英语课上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的表现与从前判若两人。由此不难看出,和谐师生关系这个催化剂,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所体现的超凡魅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如经常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板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了解英美风情,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学生作品等;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