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模式促进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文秋芳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进行改善,并对新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进行阐述,通过对比教学试验,证明了新模式在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输出驱动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产出导向型教学法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工科院校毕业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亟待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陈旧低效,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本文通过完善文秋芳倡导的产出导向型教学法及“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探讨如何将这一假设适用于工科院校英语口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Krashen(1985)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输出只是输入的自然结果,对语言习得没有直接作用。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深受 Krashen 理论的影响,一直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文秋芳(2008)就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教学理念,此后系统介绍了基于“学用一体”理念的“输出驱动假设”,并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建议。针对之后发现的一些问题,文秋芳(2014)基于试验结果对此假设进行了修订与完善,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并探讨如何将假设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地方性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及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地方性工科院校学生由于中学时期的偏科现象严重,英语基础较差甚至高考英语不及格。受传统英语教学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常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教学,多侧重于文中的词、句、文的讲解扩展,学生口头练习的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唤起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即使在教师的鼓励下参与口语活动,产出的语言错误也非常多。这导致他们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即便勉强通过了四级考试,在实践中还是不能用英语交流。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是针对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而提出的,且只限于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对输出的界定不仅包括说和写,还包括口译与笔译。尽管文秋芳(2014)等学者先前探讨了这一假设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但存在一些未考虑周全的细节,也未关注此模式是否同样适合工科院校低英语水平的学生的口语教学。工科学生英语基础差,表面看来不适合这一假设的实施。本研究首先对原有假设进行了改善,使其更适合工科院校学生的口语发展。
  三、适用于工科院校学生口语教学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新模式
  1.新模式的内容与实施建议。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中,输出被认定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而不是单纯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接受性知识服务、为未来的语言输出打基础。
  教师需根据学生英语口试的结果,将班级合理分组,把口语表达基础较好且性格活跃的同学安插在每个小组作组长,带动并监督全组的学习。新模式要求教师每堂课要设计出具有潜在交际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输出任务,符合工科院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学生产出活动之前,提供大量的同一主题的多种信息输入,并按照词——句——段逐步帮学生铺好产出的必经之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选择和使用输出材料,顺利产出任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口语表达的成就感。
  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综合运用看视频、听声音、读文章、背单词、练句型等输入渠道,并设计小练习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把输出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练习。教师可采用接龙的方式,随机让每个学生只输出粽子制作过程的某一步,可达到一人发言全班认真参与的效果。此外,课后作业难度要有区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上的小任务连起来练习整个输出任务;要求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课下搜集素材进行端午节的深入讨论或者介绍其他中国食物的制作方法。
  2.新模式的优越性。笔者对河北科技大学2015级500名工科类本科生分两班进行了对比教学,即控制班继续按照传统口语课堂模式教学,实验班按照新方案实施教学,一学年之后进行口语测试。口语测试所收集的各项数据证明,实验班学生在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内容深度和逻辑性方面优于控制班,且班级测试平均分和个人得分均高于控制班,证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模式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四、结束语
  在输出的目标驱动下,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搜集和储备与要输出的主题相关的材料,积累相关的百科知识和词汇语句,并和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输出成了语言习得的动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产出活动所需要的相关内容,更专注和高效。学生有了大量的输入,促成了其在特定主题的口语活动中进行语言输出,自信心倍增,英语学习即可形成良性循环。此外,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对潜在交际任务的大量模拟练习,真正学会了用英语做事,更提高了其在未来实际工作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项目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理念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课题号SQ161189)的結题论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课的理解与定义,分析出影响学生自学大学英语的潜在因素,正面了微课对学生自学大学英语的促进与提高的作用。利用微课的功能引导学生明确教学计划,采用微课的教学内容协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督促学生学习进度与质量。针对微课对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提升策略做出阐述,微课通过技术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内涵提高自主学习中阅读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微课
【Abstract】Aiming at features of weak learners in spoken English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for psychological barriers in oral English training and points out teachers should use the princ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第一语言,甚至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候,英语是互联网交流的承载语言,可见英语的重要性和社会性。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英语专业,为了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国际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和与国外交流的便利做贡献。很多大学设置了英文课,然而很多课程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代的英语教程更典型地体现在大学,就是
【摘要】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对于提升学生的听力与口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有关它的教学进程一直不太顺利,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公共英语听力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它让许多枯燥的内容变得具有趣味性,突破了许多因素的限制,让公共英语听力教学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公共英语听力教学 改革  一、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状
【摘要】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是英语学习者发展各项语言能力的前提。以网络英语语法检查软件辅助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提高了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英语语法 检查软件学习  英语语法是英语作文和英语写作的基础。英语语法学不好不要期待英语作文和写作会有什么好成绩。有效灵活的英语语法学习除了可以加倍学英语的效果,更可以厚实良好的英语语法基础,逐步改善英语写作练习的错误,把写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