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中的禁忌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刮痧疗法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健康人群进行刮痧保健,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亚健康人群进行刮痧保健,可以促进康复,防止其向疾病转变;慢性病人群进行刮痧康复,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刮痧可用于治疗头痛、颈痛、肩痛、腰背痛、腿痛、感冒、牙痛、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痛经和失眠等多种疾病。刮痧具有易学、安全、有效、容易走进社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优势,刮痧疗法作为大众保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实用价值。
  刮痧治疗时,尽量穿宽松、纯棉质的衣服,这样不仅穿着舒适,而且便于刮痧的操作,尽量不要穿涤纶等化纤类的衣物。刮痧后应用干净纸巾、毛巾或消毒棉球将刮拭部位的刮痧油等擦拭干净。刮痧结束后,可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休息15~20分钟。刮痧后千万别吹风受凉,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刮痧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刮痧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刮痧后,病情反而加重,或人有不适,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刮痧虽然有上述普适性特点,但并不是包治百病,也不是人人皆宜,更不能随心所欲,而是有着严格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在刮痧治疗的原则中,若存在刮痧禁忌或刮痧不当,就会加重病情。以下是刮痧中的禁忌。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刮痧会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人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负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若进行刮痧,会使其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对浮肿者不利,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孕妇、经期者:孕妇若进行刮痧,尤其是在其腹部、腰骶部等部位刮痧,极易引起流产,故孕妇不宜刮痧。女性月经来潮期间不宜刮痧。
  体表有疖肿、疮痈、破溃或不明原因引起的包块者:这几类人若进行刮痧,会导致创口感染和炎症扩散,甚至可引发败血症。
  有急性扭伤或骨折的患者:不可对急性扭伤处或骨折的部位进行刮痧,否则会加重受伤部位的疼痛和出血,延误伤处的愈合。
  患有接触性皮肤传染病者:此类患者进行刮痧,会导致病情加重;另外,还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操作者。
  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过度饥饱、过度疲劳或醉酒者:这几类人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状态,不可接受大面积的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甚至休克。
  相关部位: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部位充血,甚至引发感染,不易康复。
  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若进行刮痧,其神经系统会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会诱使其发病。
  身体瘦弱者: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性或背部脊骨凸起者,一般不要刮痧。
  (编辑 汤知慧)
其他文献
我和老婆都属于白领,一天到晚坐在办公桌前,时间长了,你不找病病就来找你。我身体多项指标超标,而老婆原来健美的体形开始变得臃肿起来,更糟糕的是儿子,小小年纪却成了一个小胖子。看来,我们全家人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妻子提议,来个家庭运动会。要运动就要抽时间,没有时间去广场,我们就在家里展开运动。为此,我们家单独辟出一间房,里面摆上乒乓球台,吃完晚饭,看一会儿电视,我跟儿子打乒乓球,妻就在一边踢毽子。
如果你是亚洲人,第一次饮酒,你有50%的机会会出现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脸色变红的“亚洲潮热”。殊不知,这种潮热,正在损毁你的健康。    喝酒等于喝脂肪  饮酒之后,我们的身体马上会针对酒精做两件事。第一,对酒精分解去除毒性;第二,从酒精中获取热量。这个解毒和获热的过程十分复杂,我们身体内许多器官参加这项解毒获热工作,大部分工作是在肝脏里完成的。最后,酒精变成了三样东西:脂肪、二氧化碳和水。  水
【摘 要】癌症患者因为性格、文化层次、修养、病情轻重会有不同的心理状况,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能及时调整患者心态、调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乐观向上,排除心理因素对患者负面影响。在疾病治疗护理中及时了解患者不同阶段不同心理特征,心理学上给予积极护理,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癌症患者;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选取我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