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以少、慢、差、费而为人所头痛,因为作文教学向来无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尤其是时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简单地说一下话题启发一下就万事大吉,学生就绞尽脑汁去作文。这种被动式的作文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作文或陈旧老套,或记流水账,或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确实,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现实生活,注意观察和感悟,并反复练笔,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来。
  
  一、学会观察,以趣促写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作文的机会,小至身边的人和事,大至国家或世界发生的大事,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积累写作素材的宝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书本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自身。因为写作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实践,包括观察、感悟与写作的实践。这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人手,指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以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文化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启发学生观察自己村庄的变迁与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观察高山、流水或农村中农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也可以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名胜古迹,或观察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人,等等,这样,在深刻观察的基础上,学生作文就少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虞了。 在观察中要掌握观察的方法,要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环境的描写可以采用由静到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观察方法;对物体的观察可以采用从上而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的方法;对人物观察,可以采用从外貌到内心等角度。在观察中要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详略得当。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的深度。观察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的粗浅层次上,一定要融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用心去观察,观察要细腻,这样就容易激起写作的冲动,诱发出灵感,写作起来就不再是搜肠刮肚那样去拼凑了。
  观察只是感知的前提,感知好比投入,写作才是产出,没有投入,哪有产出?众所周知,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循序渐进,结合生活实际,以便让学生有话可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和写作的目光多投向五彩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如凡人琐事,成长烦恼,家乡变迁,社会热点等等,这些事情学生往往喜闻乐见,这样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如果一个人对生活从不观察,又不善于感悟和体验,作文难免就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虚假矫情,向壁虚构了,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作文。
  
  二、关注生活,体验感悟
  
  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这就要求学生及时、广泛、准确地了解社会实事、生活见闻,这些可以从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中获得。如在奥运会、中非合作论坛、国家统一、重大案件等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大事中,引导学生积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引导他们对社会热切关注的同时,启发他们有感而发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文只有勤于阅读、观察和广泛积累素材,并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充分融入自己的想像,写作才能如鱼得水。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把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引出来,让学生带着感情,用心灵之笔,去捕捉那些真切的生活情境中的人和事,以便让真情实感常驻文章的字里行间。
  当然,胸藏万物还得学会如何吞吐,文章必须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作者由外物的刺激引发的感情往往稍纵即逝,不反复咀嚼,深入体验,敏于捕捉,写好文章那是很难的;如无感情的积累,写作时出现真情的倾吐,那是不太可能的。生活经验丰富的作者,往往是生活的热爱者,生活的有心人,处处以一种积极探索的姿态,满怀热情地观察千景万物,体察世事,熟悉社会生活,潜心体验生活,敏于捕捉情感,积累情感,厚积薄发,这样才能下笔流畅。
  当然,写好文章,除了细致观察和感悟体验外,还得培养语感,反复练笔,仔细修改。应该引导学生在平时多作文,不管是只言片语,还是长篇大论,耳闻目睹,所思所悟,皆可成文,不要对学生的文体加以限制,采用各种灵活的写作形式,放开学生的手脚,学生就一定会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从2006年9月我开始担任062班班主任工作到2009年7月结束。三年时间,其中的酸甜苦辣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我有必要对这三年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  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必须用真诚的师爱唤
“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的策划之路值得骄傲。”说起自己的团队,马黎明总是很自信,为一群了不起的创世人。作为国内策划行业的龙头企业,创世经历了创业阶段最困难的三年后,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壮大,同时也正努力朝着全球领先者的方向发展。马黎明表示:“近几年的发展,脚步虽快,但我们从未忘记创世组建之初的目的与激情,会以策划模式的开创者和策划行业的先锋者的姿态前行。”  深圳创世策划有限公司可谓是策划界的明星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地理学科是着眼于揭示人地关系,剖析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地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
话题作文是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命题形式,由于对作文的限制大大减少,文章写起来容易内容空洞、文意散漫,给人以泛泛而谈之感。如何才能把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关键一点就是要缩小话题,做到“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话题化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缩小外延使之具体    所谓外延,就是概念的范围。缩小话题外延就是在话题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对于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的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学习英语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因此,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传输和呈现教学信息。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学媒体创新性地处理教材    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进行词汇学习,如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如果他的老师以所教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法的变化、板书的新颖别致、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都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他们的有效注意,产生学习兴趣。    一、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电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所以,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
摘 要: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学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深挖教材中的科学元素,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课堂活动,体验研究步骤;分享地理史实,浸润科学品质”等环节,尝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地理;科学
專家呼吁给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国家网信办近期会同相关部门巡查国内31家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依法约谈处置虎牙直播等10家存在传播低俗内容等问题的网络直播平台。记者日前测试发现,包括被约谈平台在内的许多手机直播App,仍存在软色情内容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乱象,并且在注册登录时无法有效识别用户年龄。  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已达1.75亿。专家认为,应建立精准有效的未成年
[提要]高三语文复习如何做到切实有效?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研读《考试说明》,了解考点要求,把握考查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确立知识“点”,再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迁移拓展,构建好整个知识体系。本文以诗歌鉴赏备考作为示例,来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兼顾“的专题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点面结合统筹兼顾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