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也在扩大,给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高职护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与广大高职护生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交流。
[关 键 词] 创新;护生;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204-02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扩大,2021年国际护士节卫健委发布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作为高职护理学校,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合格的高职护理人才,给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不仅在学业方面需要被引导,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也更需要被关注。
一、高职护生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源层次多样,包含普高统招、中高职衔接、单招等。
(一)高职护生的优势
高职护生整体精神面貌较好,高职护生虽然在文化层次上略有不足,但是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在课堂活动中尤其是实训课中,学生都能保持较强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动手能力出发,多让学生参加学校的劳动、教室宿舍整理、体育竞赛、歌唱比赛等活动,并可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高职护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身存在不足,寝室生活氛围等环节因素影响,班级中仍然存在少数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班级学风建设。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成绩差距
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異、学习习惯差异,使得学生分层现象严重,学业成绩上差距较大。
2.心理问题
来自不同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的高职护生是性格不同、爱好各异的学生群体,而且高职护生多数是敏感自信,存在惟我独尊、缺乏责任心、自私娇气、依赖性强、怕吃苦、我行我素等问题;据调查还有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心理上存在失落及郁闷阴影;而且年龄大致在18~20岁之间,是身体发育过程中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女生对自身一些生理变化还存在不了解、不适应等问题,心理还不成熟,对社会缺乏了解,做事及处理问题往往欠周全。
3.沉迷游戏
相关调查显示,45.3%的大学生每天玩一小时以内,38.5%的大学生能控制在三小时以内,他们在手机游戏花费时间上表现理性;有10.1%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游戏达3~5小时,6.1%的学生在5小时以上,79.5%的大学生承认在课堂中玩过游戏。自控力稍差的学生,沉迷于游戏,玩通宵,难以自拔,进而影响学业和身体。
二、基于创新思维模式的班级管理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班主任工作需要细致观察,多关注了解学生,脚踏实地地做教育。
(一)理解创新,树立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1.定期组织主题班会
作为班主任,在班会上定期组织创新理念的教育主题,引导护理专业的学生关注临床护理的前沿发展,推荐关注相关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如护理创新、护士网、国际护士网、临床指南等,使学生打开眼界。
2.引导关注创新活动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积极践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针对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科研课题申请、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把文件细节认真解读,推送至班级群,并组织学生参加。
(二)分层培养,因材施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护生的来源有很多,存在地域环境、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分层培养不只是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而是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自身能力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人生规划。
1.针对有专升本愿望的学生
相比之下,专转本的毕业证含金量要更高一些。目前30%以上的学生选择专升本,班主任需为这些学生搜索学习资料,对升本学校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学习计划,达成目标,并实时监督,经常鼓励,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2.针对想出国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是极少数的,对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美国注册护士考试RN等,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时间等都需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帮助他们制定翔实的学习计划,推荐最新的学习网站,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针对毕业后就业的学生
这类学生是大多数,要把临床护理发展现状定期推送至班级交流QQ群,并与学生交流,根据个人性格爱好,设计未来职业定位,如一般专科护士、高级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老年护理ICU护士、糖尿病护理、造瘘口护士、手术室护士、急诊科护士等。 4.针对艺术生
有美术、播音主持、舞蹈、体育等专长的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并不断成长。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些活动中把他们组合到一起,形成分组培养,在活动中利用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影响后进生,形成良性循环,也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感觉老师的期望都是努力能达到的,而不是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难以捉摸,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
要尊重理解这类学生,多了解、多关心,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在国家补助评定时公平公正,这样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才会专注学习。
(三)正确引导,有效沟通
1.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高职护生大多数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需要老师如同朋友一样给予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亲自践行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参与管理班级,并多在普通学生中了解情况,使班级气氛融洽,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
2.培养护士的優秀品格
从形象上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应由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等优秀品格,从能力上娴熟、精湛的技术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也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因此与其他任课教师、辅导员沟通,注重提升护生的审美水平。
(四)把握前沿,活动创新
1.身正为范,把握教育的前沿知识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护生的班主任,要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不仅要阅读国内外大教育家,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大家的著作来提升教育水平;更要学习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临床护理发展的新动态,把握前沿,正确引导学生。
2.创新活动,在护理专业学习中转变
创新思维是指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突破既有经验的局限,打破常规,在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寻找超越的思想活动方法。正是基于了解学生,才可以开展延伸式思维、扩展式思维、逆向式思维等活动,可以增设一些活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如课外讲座、组织创业比赛、扶持创业社团、学生课题研究等,帮助护理专业学生不断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指导鼓励护生尝试撰写发明专利,通过研究性学习法、VIPP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等,并鼓励护生打破思维定式,对课本内容、教师教法提出质疑,鼓励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为自己的真理实现,敢于用更有力的证据去推翻权威。
(五)多方联动,尊重学生
班主任想要靠一己之力来完成对学生的所有教育任务是不现实的,沟通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保证学生和班集体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班主任的必备能力之一,要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优化班干部的选拔,适当轮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既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民主意识;有事及时与老师沟通,常开班委会,了解工作表现和工作上的困难,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大力表扬好人好事,教育无小事,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批评抵制错误的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
综上所述,作为护理班主任,要培养适应临床需要的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开拓创新,努力学习,树立榜样,更要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为护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指引他们健康成长为具有开阔思维的创新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靖.高职护生班主任工作的优化策略[J].学园,2020,13(24):63-64.
[2]辛颖.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论高职护生管理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0):55.
[3]饶丽.浅谈高职生班主任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02-103.
[4]袁江,魏红伟.基于职业规划发展的高职院校“阶段式”班级管理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6-7.
[5]牛舜君,高志军.大学生手机游戏现状调查与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14-16.
[6]关持循.基于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15):121-122.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创新;护生;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204-02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扩大,2021年国际护士节卫健委发布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作为高职护理学校,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合格的高职护理人才,给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不仅在学业方面需要被引导,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也更需要被关注。
一、高职护生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源层次多样,包含普高统招、中高职衔接、单招等。
(一)高职护生的优势
高职护生整体精神面貌较好,高职护生虽然在文化层次上略有不足,但是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在课堂活动中尤其是实训课中,学生都能保持较强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动手能力出发,多让学生参加学校的劳动、教室宿舍整理、体育竞赛、歌唱比赛等活动,并可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高职护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身存在不足,寝室生活氛围等环节因素影响,班级中仍然存在少数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班级学风建设。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成绩差距
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異、学习习惯差异,使得学生分层现象严重,学业成绩上差距较大。
2.心理问题
来自不同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的高职护生是性格不同、爱好各异的学生群体,而且高职护生多数是敏感自信,存在惟我独尊、缺乏责任心、自私娇气、依赖性强、怕吃苦、我行我素等问题;据调查还有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心理上存在失落及郁闷阴影;而且年龄大致在18~20岁之间,是身体发育过程中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女生对自身一些生理变化还存在不了解、不适应等问题,心理还不成熟,对社会缺乏了解,做事及处理问题往往欠周全。
3.沉迷游戏
相关调查显示,45.3%的大学生每天玩一小时以内,38.5%的大学生能控制在三小时以内,他们在手机游戏花费时间上表现理性;有10.1%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游戏达3~5小时,6.1%的学生在5小时以上,79.5%的大学生承认在课堂中玩过游戏。自控力稍差的学生,沉迷于游戏,玩通宵,难以自拔,进而影响学业和身体。
二、基于创新思维模式的班级管理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班主任工作需要细致观察,多关注了解学生,脚踏实地地做教育。
(一)理解创新,树立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1.定期组织主题班会
作为班主任,在班会上定期组织创新理念的教育主题,引导护理专业的学生关注临床护理的前沿发展,推荐关注相关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如护理创新、护士网、国际护士网、临床指南等,使学生打开眼界。
2.引导关注创新活动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积极践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针对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科研课题申请、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把文件细节认真解读,推送至班级群,并组织学生参加。
(二)分层培养,因材施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护生的来源有很多,存在地域环境、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分层培养不只是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而是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自身能力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人生规划。
1.针对有专升本愿望的学生
相比之下,专转本的毕业证含金量要更高一些。目前30%以上的学生选择专升本,班主任需为这些学生搜索学习资料,对升本学校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学习计划,达成目标,并实时监督,经常鼓励,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2.针对想出国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是极少数的,对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美国注册护士考试RN等,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时间等都需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帮助他们制定翔实的学习计划,推荐最新的学习网站,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针对毕业后就业的学生
这类学生是大多数,要把临床护理发展现状定期推送至班级交流QQ群,并与学生交流,根据个人性格爱好,设计未来职业定位,如一般专科护士、高级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老年护理ICU护士、糖尿病护理、造瘘口护士、手术室护士、急诊科护士等。 4.针对艺术生
有美术、播音主持、舞蹈、体育等专长的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并不断成长。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些活动中把他们组合到一起,形成分组培养,在活动中利用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影响后进生,形成良性循环,也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感觉老师的期望都是努力能达到的,而不是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难以捉摸,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
要尊重理解这类学生,多了解、多关心,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在国家补助评定时公平公正,这样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才会专注学习。
(三)正确引导,有效沟通
1.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高职护生大多数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需要老师如同朋友一样给予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亲自践行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参与管理班级,并多在普通学生中了解情况,使班级气氛融洽,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
2.培养护士的優秀品格
从形象上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应由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等优秀品格,从能力上娴熟、精湛的技术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也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因此与其他任课教师、辅导员沟通,注重提升护生的审美水平。
(四)把握前沿,活动创新
1.身正为范,把握教育的前沿知识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护生的班主任,要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不仅要阅读国内外大教育家,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大家的著作来提升教育水平;更要学习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临床护理发展的新动态,把握前沿,正确引导学生。
2.创新活动,在护理专业学习中转变
创新思维是指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突破既有经验的局限,打破常规,在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寻找超越的思想活动方法。正是基于了解学生,才可以开展延伸式思维、扩展式思维、逆向式思维等活动,可以增设一些活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如课外讲座、组织创业比赛、扶持创业社团、学生课题研究等,帮助护理专业学生不断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指导鼓励护生尝试撰写发明专利,通过研究性学习法、VIPP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等,并鼓励护生打破思维定式,对课本内容、教师教法提出质疑,鼓励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为自己的真理实现,敢于用更有力的证据去推翻权威。
(五)多方联动,尊重学生
班主任想要靠一己之力来完成对学生的所有教育任务是不现实的,沟通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保证学生和班集体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班主任的必备能力之一,要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优化班干部的选拔,适当轮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既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民主意识;有事及时与老师沟通,常开班委会,了解工作表现和工作上的困难,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大力表扬好人好事,教育无小事,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批评抵制错误的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
综上所述,作为护理班主任,要培养适应临床需要的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开拓创新,努力学习,树立榜样,更要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为护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指引他们健康成长为具有开阔思维的创新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靖.高职护生班主任工作的优化策略[J].学园,2020,13(24):63-64.
[2]辛颖.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论高职护生管理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0):55.
[3]饶丽.浅谈高职生班主任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02-103.
[4]袁江,魏红伟.基于职业规划发展的高职院校“阶段式”班级管理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6-7.
[5]牛舜君,高志军.大学生手机游戏现状调查与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14-16.
[6]关持循.基于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15):121-12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