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动作的有效教学

来源 :广东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运动技术动作的有效教学进行了几年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我初步摸索出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技术动作表象;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指导学生自主学练掌握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既使学生快速有效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培养的教学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有效进行技术动作教学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
  
  建立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是学生学习和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少走弯路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学技术动作时,我把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放在第一位。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时我常采用示范法、多媒体演示法和比较法。
  1. 示范法
   教学比较复杂、技术难度比较大的技术动作时(如:助跑投掷垒球、篮球运球两步半上篮等),在学生学练技术动作前,我把技术动作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以准确、轻松、优美的姿势:(1)将各部分动作分解演示一遍;(2)将各部分动作连接起来演示一遍。由于分解演示把构成整体技术动作的各部分动作展示得一清二楚;又由于连接演示把各部分动作的先后顺序直接呈现给学生,所以学生看完示范动作后都能够在大脑中建立起深刻的技术动作表象。
  2. 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复杂、技术动作难度大,教师(骨干学生)演示动作学生很难看清楚的技术动作时(如:分腿腾越山羊、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等),在学生学练技术动作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的技术动作演示(正常速度演示、慢镜速度演示、定格镜头演示)。由于多媒体的技术动作演示可根据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采用慢镜速度、定格镜头、正常速度播放,所以学生对演示的技术动作看得清楚、记得深刻,技术动作的表象也因此牢牢扎根于学生的大脑中。
  3. 比较法
  学生在学练技术动作中出现普遍性错误动作时,我让带普遍性错误动作的学生与动作准确的学生分别进行动作演示,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分析比较正、误动作的不同点。这样,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正误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正确技术动作表象的记忆。
  
  二、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技术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是学生快速有效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在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建立起清晰表象后我立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技术动作的要领,为后面学生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常用讲解法、问题观察法、体验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1. 讲解法
  运用准确、精练、具体形象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讲解动作的形状、特点,力求使学生听得明白,听得有趣,记得深刻。如在教学投掷垒球动作时,把最后用力超越器械动作比喻成“拉满弓”等。这样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讲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动作顺序、要点记得清清楚楚,动作形状清晰地印在脑中。
  2. 问题观察法
   组织学生观看技术动作示范前,根据该技术动作的特点和该课教学重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细心观察示范动作和进行积极思考,并通过认真、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悟出该技术动作的要领。如对于蹲踞式跳远腾空动作的教学,我根据该动作的特点——空中蹲踞和该课的教学重点——腾空动作,向学生提出“起跳一刹那起跳腿与摆动腿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腾空至最高点时,身体姿势象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观看蹲踞式跳远示范动作及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认真、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大部分学生观看示范动作后都能够悟出蹲踞式跳远腾空动作的要领——摆动腿积极前抬,空中形成蹲踞动作。
  3. 体验法
  根据某些技术动作的主要技术要领设计一些限制条件,然后教师诱导学生在限制条件下尝试做出该课教学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在尝试做出该课教学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反复体会其主要技术要领,并达到不知不觉掌握的目的。如对于前滚翻动作的教学,我根据该动作的主要技术要领——低头、重心前移,向学生提出:“蹲在垫子前(允许抬臀)哪位同学能看见后面站着的同学的脸?试试看。”接着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又如二年级原地投掷垒球动作的教学,根据其动作的主要技术要领——快速挥臂、出手角度合理,我向学生提出:“垒球必须从肩上投出,你能投过前面(1)2米高、8米远;(2)2.5米高、10米远;(3)3米高、15米远的横绳吗?试试看。”接着安排学生进行尝试练习。这样让学生在反复的尝试练习中,使学生不知不觉掌握前滚翻的主要技术要领——低头、重心前移和原地投掷垒球的主要技术要领——快速挥臂,出手角度合理。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练,掌握技术动作
  
  我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自主选择、确定目标;选择方法、自主学练;巩固发展、迁移应用;展示交流、自评互评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所需要的学练时间。
  1. 自主选择,确定目标
  根据学生感知动作、掌握动作的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的特点以及确保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的目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练重点定出阶梯性学练目标,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练目标,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学练都能达到目标并能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如对于五年级肩肘倒立动作的教学,我根据五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腰腹力量、身体平行能力和感知、掌握动作能力的不同定出如下学练目标:(1)做出身体与肩肘成80度左右的肩肘倒立动作;(2)做出与肩肘成85度左右的肩肘倒立动作;(3)做出与肩肘成90度左右的肩肘倒立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腰腹力量、身体平行能力和感知、掌握动作的能力自主选择、自动升级。这样自主选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不但纷纷选择自我发展最近区的学练目标作为自己的达成目标,而且都为近在咫尺的达成目标和争取升级的好胜心驱动,情不自禁地积极主动学练。通过努力学练,大多数学生不但都能达到自选目标而且成功“升级”,快乐地站在高一级或二级的目标之上。
  2. 选择方法,自主学练
   根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需要的学练方法不相同,相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需要的学练方法也不尽相同的学练实际,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练目标,提供多种学练方法供学生参考选择,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创造学练方法及自主进行学练。我在学生学练过程中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及时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掌握动作。如对于二年级投掷轻物动作的学练,我首先根据投掷轻物的学练目标向学生提供掷过横绳、打敌机、穿彩环、掷准等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主确定的学练目标进行自主选择(鼓励自创有效练习方法),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自主的学练。当学生在学练中出现掷得高但掷不远或掷得远缺乏高度时,我及时诱导学生:“同学们见过彩虹吗?你们能用手上的轻物在空中划出彩虹一样的弧线吗?”当学生通过交流、尝试后,基本上都能用手上的轻物在空中划出合理的弧线但仍缺乏力度时,我又及时启发学生:“哪位同学看过还珠格格电视剧中蒙古公主与还珠格格的打斗戏?你们掷轻物出手时能像影片中的蒙古公主挥鞭那样有力吗?”(我一边说一边示范鞭打动作)“看过。”“能!”学生们一边回答一边和自己的同伴展开了看谁出手快、看谁掷得远的比赛。这样,学生在自主选择、自由自主的学练中和教师的诱导、启发下,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纠错,大多数学生很快做出了把轻物掷得又高又远的动作——肩上屈肘、快速摆臂、出手角度合理。
  3. 巩固发展,迁移应用
  根据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巩固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以及学生反复重复同一技术动作练习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的规律和特点。教学中我采用迁移、应用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练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练习中达成巩固、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运用技术动作能力的目标。如在篮球运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直线运球方法后,我先向学生提出:“运球上篮时,如果遇到对手拦截,你能想出其他运球方法突破对手的拦截吗?”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如下练习:(1)以学练小组为单位,创想各种突破对手运球的方法;(2)学练小组之间进行“看谁运球方法多”的比赛。又如在队列动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向右转动作后,我安排学生以学练小组为单位,自主学练向左、向后转的动作,并要求学生总结出向左转、向后转的动作方法。当学生在创想运球方法、自主学练向左、向后转动作上遇到困难时,我及时启发学生从路线、左右手、高度、方向、脚跟、脚尖等方面进行尝试练习,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点子”上的帮助与指导。这样,在学练的自始至终,学生都保持高度的兴趣,并在教师的诱导下通过迁移、应用的练习,初步掌握的技术动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熟练,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我提出具体的情景教学的实施方法,用声音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及让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潜力,课堂气氛活跃,大大地提
笔者从造林地立地情况、工程设计、树种选择、施工操作、森林管护、资源管理6个方面对“双百”精品工程造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落实“双增”目标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