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冰清玉洁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_142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起来很“酷”
  人的一生必定有两个重要时刻,一个是出生,一个是死亡。中国人忌讳谈生死,上了年纪的人更是讳莫如深,但人又不得不面对死亡。
  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厚葬孝亲、风光大葬,因此,从古至今的殡葬行业都十分兴旺。早在《周礼》中就记载了大量关于入土为安的礼仪,还随之发展出陪葬制度。古代的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将自己陵园修建得富丽堂皇,以预示他们在阴间也能享受荣华富贵。现代人也重视修建阴宅,天价墓地的新闻层出不穷。
  中国的传统殡葬形式是土葬,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葬一直是主流。过去,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充裕,占地问题并不十分凸显。新中国成立后,为节约土地资源国家推行火葬,可火葬并不环保,节约的耕地面积也十分有限,修建墓地更会造成二次浪费。此外,据报道,全球每年因火葬,将排放680万吨二氧化碳,牙齿填充物中的汞合金在火化中还会蒸发引起水银污染,火化后排放的二恶英和呋喃物质也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
  现代社会人们盼望与自然融为一体,渴望回归生命本源的安葬方式,这种积极前卫的思想,只能停留在理想阶段吗?“冰葬”,给出了新的答案。
  追溯历史,冰葬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传统,是名副其实的冰葬。爱斯基摩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时,就会嘱咐亲人将自己放在一个封闭的冰洞中。几天后,安然离世,亲人则在冰洞上挖一个小孔,按照当地的说法,这样人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现在所说的冰葬则是另一种概念,是一种在尖端科技辅助下的新型殡葬形式。最早由瑞典的一家实验室提出并实施,实验室还公布了具体的操作流程。
  按照瑞典实验室的说法,冰葬的步骤比起火葬更为复杂。庄严肃穆的遗体告别仪式后,棺木连同遗体被送往冰葬处理系统。机器先将棺木和遗体分离,遗体经过传送带放入冷却区域。先将遗体置入零下-18℃的冰柜中,再浸泡在-196℃的液氮中快速冷冻。由于超低温处理,身体会迅速脱水结晶化且变得异常脆弱。
  这下是彻底“凉凉”了。超低的温度下,液氮分子包裹着冰冷的遗体,亲密地结合组织细胞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不分彼此合二为一,铸成一触即碎的人体冰雕。此时的遗体,无需剧烈的震动,喊声都能将它震碎。
  接着,工作人员会将结晶后的遗体放入震动仪器中摇晃震动,以碎裂成最细小的颗粒。
  下一步,碎裂的类似冰沙的物质会进入冷冻干燥区,这个区域会将遗体颗粒中的水分剔除,留下货真价实的骨灰。一方面是遗体提纯,一方面是减轻重量。以70公斤的遗体为例,经过这道工序后,遗体颗粒的重量只剩不到20公斤。
  这样就结束了?当然没有,环保主义者是追求完美的。此时的粉末冰晶还需进行再次过滤,剔除不易降解的金属。那些残留的医疗植入物和汞合金、钠等50多种杂质会被分离,遗体进一步净化和纯粹。提纯后真正意义上的骨灰,会倒入一个由玉米淀粉制成的绿色环保微型棺木中,将环保做到极致。
  冰葬的过程大功告成,接下来,无比环保的骨灰就可以入土了。下葬的空间也是经济异常,大约深度30厘米到50厘米的浅坟就能放置下这种微型棺木,可降解材料的棺材在埋葬6个月到18个月后,就会和骨灰一同与泥土融为一体,彻底实在回归大地、叶落归根。
  拦路虎
  目前,冰葬对于节约土地资源和绿色环保,可以说是超越任何一种殡葬形式,但操作流程却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欧美人对死的态度比较开放,比如追悼词中就经常出现一些幽默诙谐的表达,亲友们听后也是会心一笑。因此,他们对冰葬大多比较接受,不少人表示希望自己也以这种方式告别世界。
  中国网友则相对患得患失。究其根源,观念是拦阻人们接受冰葬的首要因素。中国是一个思想传统的国家,尽管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但对于生死这样的大事,还希望有仪式感和寄托思念的可见物。冰葬类似的粉身碎骨、挫骨扬灰的“凌辱”,以及子孙后代已无可祭奠之处等,都成为国人拒绝它的重要原因。
  除了观念问题,冰葬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壁垒。特别是机器震碎液氮冷冻的遗体这步,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杨百翰大学物理系的阿尔雷德博士曾做过一个相似的实验,他将一只火鸡用液氮进行冷冻,然后从三楼扔了下去。实验结果并不十分乐观,火鸡只有一小部分碎裂,大部分还是硬硬的冰坨一块。也有人说三楼坠下的冲击力一般,换成30楼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但无论怎样都与瑞典实验室“喊声就能将它震碎”的说法相去甚远。那么液氮冷冻后的遗体短时间内全部震成粉末,究竟需要怎样的力度呢?
  遗憾的是,这家瑞典实验室不但没有做出回应,反而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报道。2015年,实验室被破产清算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现已建成的任何冰葬设备,这也意味着将冰冻后的遗体碎成冰渣的技术,可能只是空谈。當然这并不代表冰葬技术是一纸空谈,因为早已有多个国家试行了冰葬,只不过在碎裂成渣的技术上,一直找不到一种最理想、最适合的办法,这也是冰葬一直无法普及的主要原因。
  此外,即便是冰葬技术能够实现突破,费用问题也会成为它的瓶颈。冰葬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初步估算仅一套生产液氮的设备就需要投入几百万元,一次冰葬的费用预计在60万元左右,普通人怕是无福消受。
  冰葬的曙光
  有学者认为,冰葬作为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安葬方式,理应受到推广。无论是土地稀少的欧洲,还是人口众多的中国,这都是造福子孙后代、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之举。从积极的方面说,这也是现实意义的回归,“人从尘土而来,又归回到尘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落叶归根。
  在中国,冰葬的发展方向是突破技术壁垒,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实行产业化运作,舆论宣传倡导冰葬,陈明利害关系,改变人们观念。有了国家的背书,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冰葬的普及才有可能实现。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国正式批准武汉市成为冰葬的第一试点,这也是国家层面上,对于这种新型殡葬形式的一种积极尝试。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就不要再占用这个世界的资源。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痕迹就应知足。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最高的理想,冰葬无疑是最接近这种理想主义的殡葬方式。虽然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更倾向土葬、火葬,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冰葬更具前景。
  想法提出的时候是弱小的,受到质疑,不被理解,但随着它的不断成长,将冲破一切阻拦,跨越一切障碍,成为世界的潮流。冰葬不只是一个技术,不只是一个创新,而是一次壮举。土地尤其是耕地不断减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的墓地却在不断激增,如果冰葬顺利推广,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此外,冰葬也有温情的一面。一位环保主义者表示,由于冰葬后的骨灰可以在短时间内降解,成为有机肥料。亲人就可以在冰葬的墓穴上种植花木,以表达和寄托哀思。人们需要利用这块土地的时候,也随时可以收回作为他用。此外,从另一个角度,冰葬的寓意也十分美好——做人就要活得干干净净,死得冰清玉洁。
其他文献
被一种氛围美所震撼  曲先生49岁企业宣传干事  【诉说】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你可以永远相信爸妈的审美。”扮演过林黛玉的演员陈晓旭去世时,我正在生活的漩涡里挣扎。对她有深刻印象,就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也是个超级戏迷,把87版《红楼梦》一集不落地看完,没少说它的好话。但她很不喜欢林黛玉,觉得那是个娇滴滴、病恹恹的小姐,太不中用,没事找事,纯属吃饱了撑的。邓婕扮演的王熙凤是她的最爱,认
期刊
近年来,全球机构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大宗商品在资产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并逐渐增加大宗商品期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大宗商品已经成为机构资产管理者和私人投资者眼中最具有吸引力的资产类别之一。从套期保值和投机角度来看,商品期货投资为投资组合风险多元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量化资产配置方法成为了成熟资本市场中的主流分析方法。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和Black-Litterman模型是其中两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资产配置模型。
  均值-方差模型以资产预期收益率为建模起点。众所周知,简单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非线性计量
目前环境问题和石油能源危机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布局逐渐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销售量逐渐增长,政府以及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以及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的准确把握对于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择新能源乘用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考虑了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汽车限购政策、取消对新能源汽车交通的限制、新能源汽车专利数
我丈夫网恋的事,我早就发现了。几个月前他就开始反常,每天一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房门紧锁,说是打游戏,让我不要打扰他。我在门外,探听过几次。他的确是在打游戏,但也在和人语音聊天。  他戴着耳机,我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我断定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因为他的声音太温柔了,印象里,结婚以后,他已经很久没用那样的语气和我说过话了。不仅如此,他还改了手机密码,不让我碰他的手机。他越是这样,我就越好奇,趁他不注意
期刊
股票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趋势与波动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股市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也激发了对于具有高精度股票价格预测模型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大多数股价预测模型将多种因素对股价产生的影响看作整体,较少的对其进行区分,并分别采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从而使预测模型的针对性不高,导致预测精确度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提高股价预测模型的针对性及精确度,方便投资者有效把握股价走势,掌握股价的波动规律,从而将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分离,对受不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使需求预测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对于具有短生命周期特征的产品,如时装、电子产品、节日礼品等,不准确的需求预测会导致供需不匹配,由此导致的库存积压或缺货会使生产和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为了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企业往往在生产提前期内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市场信息,并基于此对需求预测进行更新。贝叶斯信息更新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搜集到的样本信息融入到先验信息中,以对需求的分布进行修正。此外,中小型零售企业在进行库存决策时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使
2021年7月7日凌晨,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在家中遭到多名武装人员射杀,身中12枪,当场身亡。当天晚些时候,海地司法部门发布初步调查结果,莫伊兹身中12枪,左耳、右臂、左腿和脸部各中一枪,腹部连中数枪,嘴巴张着,左眼被挖出,身边安保人员均未受伤。  祸不单行,8月14日,海地又发生了7.2级地震,造成上千人死亡,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总统遇刺和大地震,让这个本已陷入危机的加勒比海国家雪上加霜
期刊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面对环境和舆论的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加入节能减排行列,企业和政府积极的采取行动以减少碳排放。其中,政府提出的碳税、碳交易和补贴政策被广泛的采纳。再制造作为常见的节能减排手段,被认为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并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也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接受。然而,由于不同顾客接触到再制造品时支付能力不同和新产品耐用性的差异也会干扰消费者对再制造出来物品的消费意愿。因此,我们基于存在差异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和产品耐用性,建立了碳税、碳交易和政府补贴下的以旧换再制造trade-o
从线上无理由退货到线下实体店的无理由退货制度建立,消费不断升级,服务也不断升级,给企业带来了高销量,但高销量的背后面临着高退货率问题。在这些高退货率中,其中一种是消费者产品实际估值与预期估值不一致的合法退货行为,另一种机会主义退货行为也值得关注。这些退货对企业经济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退货给供应链企业带来的压力,企业试图从经营内部寻求发力点,如何制定最优决策成为企业的关注重点。
  一方面研究构建了包含消费者机会主义退货偏好、合理退货行为以及基于供求关系一定条件下的退货品可再销售变体报童模型。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逐步由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企业逐渐由资产、资金驱动转型升级为管理、技术驱动。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筑企业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每个项目中都形成一支具备内在知识技能和外显适应能力的高效项目团队。作为承载建筑企业项目活动的基本主体,项目团队能力的提升和绩效的改善可以有效解决建筑企业诸多弊病,巩固建筑企业竞争实力,而形成高效项目团队的归因离不开项目经理这一关键的团队领导角色。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核心,其对项目目标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成就模式,影响着团队互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