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NDMA的健康危害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 :职业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强致恶性肿瘤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人们主要通过水、肉制品及塑料制品等途径摄入亚硝胺等.近年来,随着缬沙坦中检出N,N-二甲基亚硝胺(NDMA),引起全球药企及监管部门注意,对于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技术也成为了热点,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范围不断增加,药品种类也从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扩展到雷尼替丁和二甲双胍等.我们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亚硝胺类化合物中NDMA的健康危害、产生来源以及检测手段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北疆口岸媒介生物蚊虫携带病毒情况开展调查。方法 2018年7—10月在北疆7个口岸进行蚊虫采集,采用特异性引物行RT-PCR、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西尼罗、寨卡、登革热、基孔肯尼雅热、辽宁病毒、盖塔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结果共采集蚊虫6 440只,经分类鉴定分为4属8种,将6 440只蚊虫(分成214组,每组30只)进行携带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尼雅热病毒、辽宁病毒、盖塔病毒、布尼亚病毒检测,所有蚊虫的病毒基因检测结果皆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选择的生境采集的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