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文越读越长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823455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小叮当正在看书,一件怪事发生了,从书中爬出一只模样古怪的虫子。“你是谁?”小叮当惊讶极了。
  “别怕别怕,我是一只小书虫。有问题尽管问我。”
  “是吗?”小叮当将信将疑,“正好我有问题向你请教。今天老师说,要把课文越读越长,我怎么也听不明白,一篇课文的长度是固定的,怎么可能越读越长呢?你能告诉我吗?”
  “哦。你真是问对人了。”小书虫神秘地眨眨眼,“老师说的其实是一种延伸读书法。就是围绕课文进行拓展性阅读。”
  小叮当挠挠头:“我还是不太明白延伸读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书虫哈哈大笑:“别急,你听我慢慢说来。”他告诉小叮当,延伸读书法总共有五种:
  
   一、读读同类题材的作品。
  不同的作家常常会写相同题材的作品,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之后,可以读读同类题材的作品,从同类作品中汲取知识,开拓思维。比如学习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就可以读读宋代诗人陆游的同题诗《卜算子•咏梅》。学习了《九寨沟》一文,可以读读其他作者写的有关介绍九寨沟的文章,如《九寨沟的传说》。
  
  二、读读内容相关的作品。
  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是节选自名著,或根据名著改编的。学了这类课文,我们可以找来原著读一读,了解一下整个故事的全貌。比如学习了《三借芭蕉扇》,可以读读长篇小说《西游记》;学习了《三顾茅庐》,可以读读名著《三国演义》。
  
  三、读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一个作者往往写了许多作品,我们学习的课文仅仅是其中之一。学了课文后,可以再去读读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这位作者。如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读读他的《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童话。
  “这些书我都看过!”小叮当打断了小书虫的话,自豪地说。
  小书虫赞许地点点头:“不错。”
  
  四、读读作品中的相关知识点的书。
  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特别是百科知识。课文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每一方面都说得很具体。如果你对某一面感兴趣,可以找相关的课外书读一读。如学习了《春联》,可以读读介绍春联的书或文章,进一步去了解春联的来历、特点、种类和作用。
  五、读读课文中人物其他的故事。
  课文中的主人翁可能还有其他的故事,我们课外也可以去阅读。读了《最大的麦穗》一文,可以读读苏格拉底的其他故事,如《什么是快乐》。
  “嗬!这么一来,课文真是越读越长,课本也越读越厚了!”小叮当恍然大悟。“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上哪儿去找这么多课外读物呢?”
  “你可以去书店买,可以到图书馆借,可以和同学互借,对了,还有一条方便快捷的途径——上网搜索。有两个常用的搜索网址很不错。http://www.baidu.com(百度)和http://www.google.com。你只需输入要查找的书名或文章标题,然后点击‘搜索’,片刻之间,你想要的资料便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真是太好了!我这就上网去看书。”说着小叮当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