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情感教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y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科学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不仅可以改善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世界 全面发展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极具思想内涵的特殊工具。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果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去感受、体验、品味,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因此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灵魂。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心理现象就是情绪和情感。简单地说,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不同程度的内心体验。比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能使人轻松愉快;失去亲人会给人带来痛苦悲伤;面对别人的挑衅会引起激动或愤怒;美好的事物使人产生爱慕之情;丑恶的现象令人产生憎恶之感。所谓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去评判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语文情感教育,如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语文教学中用美文输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领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应包括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要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作者的感情,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应将知识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归入情感教学的目标,而且应注重情感教学,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这和素质教育的总的原则是统一的。另外,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是否有强大生命力、是否能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关键所在。
  三、情感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学因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是一种更具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修养,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情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持有积极、稳定、协调的情感,自我动情,移情体悟,调控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情感调控力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努力运用美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的情感调控力体现在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上;再次,教师的情感调控力还体现在自制力上,优秀的教师时时注重情绪的稳定协调,保持心态平稳。
  四、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
  第一,教师的情感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不同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老师在课堂上的冷漠、埋怨、烦躁等情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遏制了学生认知和良好情感体验的形成。第二,老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吸引力作用。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第三,教师的情感在师生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好感和依赖。随之,自尊、自信、自强的学习热情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求知欲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等。作为教师,既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在微观上科学操作课堂活动的控制环节,语文教学活动才能成功开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活动方式 课堂讨论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巧妙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优化教学结构成为现代教育形势下广大教师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 导入环节 教学策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戏曲是一个爱唠叨的慈祥老人,总在不厌其烦地将前面演过却又生怕观众不明白的情节再复述一遍。戏曲是一个爱打扮的天真女孩,喜欢以单纯的目光打量世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在数字时代,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增强阅读的吸引力,强化图书工作中的个性化服务是重要举措。本文从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主要服务模式以及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保障条件三个方面阐述
多媒体技术广泛进入了中学课堂,但一些教师缺乏对这一新事物的认识,缺乏对其运用规律的研究。以致于出现了种种误用,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
【摘 要】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对阅读客体(文本)的不同感受,并为之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少年来阅读教学一直是重头戏、主旋律。从小学到高
<正>教学设想《兰亭集序》作为王羲之散文体裁的代表作,古往今来被无数仁人志士精评细品,其中探讨最多的是作者通过《兰亭集序》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人生境界。该文作为高中语文
"学讲课"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课堂氛围,要注重展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质疑,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要注重因材施教塑造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