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课件教学的进程,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图文信息,以直观演示为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的视觉有了新鲜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然而,在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它的弊端,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课件教学的运用模式。笔者在此谈一下看法。
一、充分了解授课对象
课件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它,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现如今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够得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慢慢讲,往往在讲授新课之前还要将学过的相关知识再详细地叙述一遍,才能够将知识串起来,并且在讲课过程中还要想办法不停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的重复难点以防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出现断层。而这些在课件教学中操作起来均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对课件教学还不适应,基本上呈现“三无”状态,即书、笔、本均不带,上课就像是走马观花,没有对知识留下印象。
二、正确认识课件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1.课件教学的优势
(1)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无论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会出现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知识的问题,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能够更加具体的反映思维过程,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件教学的弊端
(1)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件表现出的兴趣,多数是暂时的;并且教学效果也是因人而宜,唯独只有教学效率提高了很多,但这又是以牺牲学生的思考时间为代价而换取的。比如,讲课过程中提问这一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对知识的接收状况,采用个别提问或是齐答的形式,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而在课件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还未有反应时一个画面就已出现在面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易使学生疲劳。由于多媒体课件强化的是视觉和听觉效果,它的功效是刺激各种感觉器官,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一旦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 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地方不易过多,让其起到适量补充、发挥辅助作用即可。比如说,在讲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时,对于具体结构及原理应该利用板书细心讲解,让学生脑海里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再播放一些有关电动机工作的视频短片,让同学们再有个整体认识,从而加深印象。
(3)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由于课件是事先编好的,课堂上无法改动,从而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过去传统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不断调整讲课节奏,启发引导,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是最具教学效果的过程。而这些是课件教学望尘莫及的,因为教师要操作机器,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从而抑制了发挥。
总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应对一切。
三、注重课件质量
1.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与优势
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而只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更有甚者只是简单采用教材带的课件。使用没有自己任何想法的课件上课,效果可想而知。
2.制作课件对教师的要求
制作课件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要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学环境,编排出不同的课件;制作的课件不应是灌输式的,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课件还应该是可变动的,便于修改。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优势,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也要保留下去,做到人机结合,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级技工学校)
一、充分了解授课对象
课件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它,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现如今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够得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慢慢讲,往往在讲授新课之前还要将学过的相关知识再详细地叙述一遍,才能够将知识串起来,并且在讲课过程中还要想办法不停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的重复难点以防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出现断层。而这些在课件教学中操作起来均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对课件教学还不适应,基本上呈现“三无”状态,即书、笔、本均不带,上课就像是走马观花,没有对知识留下印象。
二、正确认识课件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1.课件教学的优势
(1)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无论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会出现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知识的问题,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能够更加具体的反映思维过程,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件教学的弊端
(1)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件表现出的兴趣,多数是暂时的;并且教学效果也是因人而宜,唯独只有教学效率提高了很多,但这又是以牺牲学生的思考时间为代价而换取的。比如,讲课过程中提问这一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对知识的接收状况,采用个别提问或是齐答的形式,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而在课件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还未有反应时一个画面就已出现在面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易使学生疲劳。由于多媒体课件强化的是视觉和听觉效果,它的功效是刺激各种感觉器官,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一旦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 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地方不易过多,让其起到适量补充、发挥辅助作用即可。比如说,在讲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时,对于具体结构及原理应该利用板书细心讲解,让学生脑海里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再播放一些有关电动机工作的视频短片,让同学们再有个整体认识,从而加深印象。
(3)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由于课件是事先编好的,课堂上无法改动,从而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过去传统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不断调整讲课节奏,启发引导,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是最具教学效果的过程。而这些是课件教学望尘莫及的,因为教师要操作机器,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从而抑制了发挥。
总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应对一切。
三、注重课件质量
1.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与优势
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而只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更有甚者只是简单采用教材带的课件。使用没有自己任何想法的课件上课,效果可想而知。
2.制作课件对教师的要求
制作课件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要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学环境,编排出不同的课件;制作的课件不应是灌输式的,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课件还应该是可变动的,便于修改。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优势,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也要保留下去,做到人机结合,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