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中关于人的尊严之规定的完善

来源 :法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关于人的尊严问题的规定,由1982年宪法发其端,并以人格尊严作为其主导性表述。这一现状不但导致根本法中缺乏人的尊严的统一性规定,而且使得现行法上有关尊严的内容狭窄与单一;此外,有关尊严的表述在不同的法律文本中亦往往呈现不同的意涵,歧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确立人的尊严作为法律的基本范畴,在宪法中直接规定人的尊严的内容,同时明确人的尊严所直接涵摄的权能范畴,加大对弱者保护的力度,促成"最不利者"尊严的实现。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意志理论和利益理论占据权利概念理论的主要阵地。现代意志理论以哈特的权利选择理论为代表,主张权利是一种选择。利益理论则以拉兹的新发展为代表,认为构成权利的
孩子害羞不是太大的问题,但过分害羞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孩子正常社会交往的发展。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还会出现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现象。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跨过害羞这道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  很多年轻的家长在养育子女中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了个环境,孩子就表现得扭扭捏捏,让她喊“叔叔”或“
2016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立法会的换届年。9月,新一届立法会的70名议员如期当选;10月12日,根据预定程序,议员将在立法会大会上完成宣誓程序,进而开始履职。然而,在当天的宣誓现场,若干位新当选议员以不合常规、不够庄重、甚至具有冒犯性的方式读出誓词、或加入其它不相关言辞及身体动作。这些情形引发在场人士及媒体的骚动。之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裁定,有两名当选议员未能完成宣誓,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