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负荷超声心动图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来源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Kahaly G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308~2313rn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常有劳累症状,而负荷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研究以此技术分析甲亢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受力改变。rn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42名门诊未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32名女性,10名男性,年龄(42±2)岁],22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所有甲亢患者无心律失常、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史。患者在早期给予普萘洛尔(120 mg/d)1周,然后给予他巴唑(20mg/d)同时普萘洛尔减量。分别于患者普萘洛尔治疗1周后及6个月后行负荷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多普勒检查(超声探头频率为2.5 MHz)。根据美国心脏超声学会的指导原则,以心尖双平面Simpson方法计算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并以持续脉冲多普勒记录左室舒张功能,右室收缩压和流率。患者于45°半仰卧位由电磁制动循环肌力计测定运动耐受力,以20W/min开始记录,每分钟增加20W至出现胸痛、衰竭或ST段降低超过0.3 mV时停止。rn 结果 甲亢患者静息时的心率、收缩压显著高于甲功恢复正常者和对照组,但在最大运动负荷时与二者无显著差异。甲亢患者的最大运动负荷显著降低,而在普萘洛尔治疗期间轻度增加,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显著增加。相对于对照组,甲亢组的全身血管阻力减少36%,普萘洛尔治疗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分别减小17%和12%。而运动期间,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组(-35%)和对照组(-45%)相比,甲亢患者的血管阻力参数没有进一步减小(-5%)。达到最大运动负荷时,甲亢组血管阻力高于对照组(12%)。另外,静息时甲亢组的收缩末期容积增值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及对照组,而其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增高。甲亢时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对运动的反应迟钝,但随着甲功正常而恢复。另外普萘洛尔可使甲亢患者心搏量显著增加。甲亢患者存在高动力左室壁运动,但运动负荷时室壁的异常运动无加重现象。31%(10/32)甲亢患者存在粘液瘤变性所致的二尖瓣脱垂,普萘洛尔治疗及甲功恢复都不能使其逆转。游离T3(FT3)水平与静息时心率呈正相关(r=0.7,P=0.0001),与最大运动负荷亦呈正相关(r=0.58,P=0.0009),而与静息时舒张期血压、最大运动负荷、最大工作负荷、△心率、△射血分数和△最大心率血压积呈负相关。rn 结论 以上结果示负荷超声可检测到甲亢患者静息时的心脏指数呈高动力学状态,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运动时心脏变时性、收缩性和血管舒张性储备受损;当甲功恢复正常时上述改变随之恢复正常。rn(付建芳摘 姬秋和校)
其他文献
传统的肾切除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自1993年Gaur[1]首次报道经腹膜后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来,腔镜技术发展很快.腹腔镜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则有路径直接、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脏器、无腹腔污染等优点,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6a(microRNA-146a,miR-146a)C>G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方法 全面检索2016年2月以前发表的miR-146a C>G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重要药物。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具有高效、安全和无需监测凝血功能的特点,但目前的临床报道显示使用NOACs时的剂量多偏小,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风险规避和医患偏好不同有关。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分析,NOACs剂量偏大时缺血性卒中或系统性栓塞风险较低,而NOACs剂量偏小时出血风险则较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损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住院治疗的CSVD患者,入院后完成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应用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比值(albumin CSF/serum ratio, Q-Alb)评估BBB损害程度,在发病3个月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患者男,42岁,因头部斑状脱发伴头皮肿胀2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头皮见一10 cm×8 cm的肿块,境界清楚,略高起皮面,表面毛发脱落,触之柔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脂肪组织,主要由短梭形细胞构成,可见特征性Meissner小体样结构;肿瘤基质疏松,散在肥大细胞.免疫组化:50%肿瘤细胞表达S-100.诊断:弥漫性神经纤维瘤.确诊后,鉴于皮损累及头部面积较大,患者拒绝手术治
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即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后对其脐带残端进行再次修剪,以缩短脱脐时间,减少局部渗液和脐部感染,促进脐部尽早愈合.2010年6~11月对我院NICU接受治疗护理的患儿200例和母婴同室护理的200例新生儿进行脐带残端二次处理,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如下。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PSD是在卒中基础上多种机制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就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