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视角,分别从社会表征理论和话语分析两个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具体而言,在社会表征理论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表征,是在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条件下、以锚定和物化为两种基本的社会认知机制,具有社会共享性和行为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行为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等特征;在话语分析层面,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解构、话语转变和构建话语体系三个方面分析,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区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用情境差异,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具象化,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要兼顾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统一.从社会心理视角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有助于从“心”出发,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Abstract】Lexical collocation , as a cohesive device of an English text, is helpful to make up a cohesive and coherent text. Therefore, to better comprehend English text, different patterns and functi
本文利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的馆藏壁画资料与德国、法国探险队20世纪初年在库木吐喇石窟拍摄的历史照片资料结合前人的记录,首先释读库木吐喇石窟第16窟壁画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