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在初中教育中起着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育人作用。而历史学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德育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这两者间的联系也越发紧密。本文从德育渗透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学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85
  英国诗人弗兰西斯·培根曾言:“读史可以明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由此可见,历史学科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深入渗透德育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德育渗透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通过优秀的人类文化历史来陶冶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德育教育也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从最本质的角度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2.锻炼学生的认知思维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为全面严格的要求,现如今唯有品学兼优的综合性人才能够迎接时代的挑战。而历史学科涵括了海量的历史人文教学素材,学习历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则能够高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3.增强学生民族归属感
  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太多的兴衰荣辱与灿烂文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开展德育教育亦可以深刻展示我国被侵略历史的屈辱与艰辛,进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下外来文化的入侵越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认知思维。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德育教育则能传递多元的传统历史文化与灿烂的中华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二、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学的可行方法
  1.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因此许多历史事件本质上蕴含了不可替代的德育教育意义。然而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则将教学重点置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历史人文精神的传递。因此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入渗透德育,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贯彻正确的历史发展观,深挖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例如在讲授“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要先概述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走进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然后再向学生详细地讲述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重点分析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最后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全民族统一抗日的决心与凝聚力,进而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发展观与爱国主义精神。
  2.创新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之间极度缺乏交流互动。这便严重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致不高,无法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历史无用论的错误想法。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则应该统筹考虑历史学科的特性与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而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创新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德育理念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来促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亦可以开展分组教学,结合德育理念来设置合理的问题,指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行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从而打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来立体化地展现历史事件与历史进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
  3.积极开展历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传递优秀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其能够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打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领会德育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教师可以开展历史人物鉴赏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为钦佩的历史人物,并要求学生向大家介绍该人物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与思想精神。然后教师通过客观的评价与真实的情感输出,促使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领会历史中蕴含的高尚思想情操。教师还可以组织烈士陵园扫墓、历史手抄报、历史知识竞赛等等实践活动,进而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形式,深入贯彻德育教育理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把握新课标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与趣味化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挖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淋漓尽致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作用,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之路上砥砺前行,进而成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春荣.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
  [2]姚红静.德育教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及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课外教育,2018(24).
  [3]卢耀珠.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山东 滨州256600)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生因自身因素及教师教育思想的偏差,得不到应有关注,成为“被遗忘一族”。我们应给予平等的机会催生其自信,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其发展,让“关注”转化为中等生发展的内动力,让“遗忘一族”尽享爱的教育。  关键词:“遗忘一族”;中等生;关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9  想必老师都受邀参加过学生聚会,是否有同感:班内两头的学生清楚地记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已逐步深入语文课堂,它以一个视角为中心进行多文本组合阅读,在阅读课堂建构中崭露头角。而诗歌一直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怎样的文章组成“群”是进行多文本阅读的关键因素,是群文阅读诗歌教学高效实践之必须。  关键词: 群文阅读;选文;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21-1  孔子说:“不学诗,无
摘要: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从指、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角度展开研究。指数与对数本质是同一数量关系,正是本单元的“大观念”,教师积极回应学生的思路,优化调整原有设计,在关键处、疑难处设计问题串,让全体学生充分活动思考,从而使其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对数函数;反函数;学生思路;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
特约专家王忠壮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教授  胡晋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教授  郑翠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洪昭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教授  很多人会问,同样是感冒,为什么别人吃点药甚至不吃药也能好,而自己却要弄得去医院输液?为什么别人花十块钱或不花钱就能把感冒治好,而自己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也未必好?  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都与您是否合理用药密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并将它作为各学科的教学目标践行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进而达到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本文就针对融入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究,以此来促进初中生数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分析了影响初中数学德育效果的因素,并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110  初中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学科,同时又兼具了
血液承担着“浇灌”全身组织与器官的使命,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血液。然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富贵病”,令我们的血液不堪重负;被污染的空气、水源,以及一些有毒的化工制品悄悄地侵蚀着我们原本健康的血液;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也在使本来纯净的血液惨遭污染……  现代医学科学是怎样认识血液的?我们的血液面临着怎样的威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贫血、白血病……种种疾病发生的背后,预示着我们的血
>>主持专家  董协良   主任医师、教授。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陕西省性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重要成员,兼任陕西省男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生殖性学方面取得了20项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26篇,主编有《生殖医学临床研究》、《生殖性学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学杂志(生殖性学专辑)》和数部科普书。    >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近些年逐渐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在地理教学中,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信息筛选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本文以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宣传项目为例,积极与初中地理教学相融合,结合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项目实施的计划,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初中
摘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需要,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强化。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积极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意义重大。受班主任观念滞后或与学生沟通少等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理想,教师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德育目标与内容及形式等方面加强创新,以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