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熊猫看家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谧的森林中,为了不打扰栖息在这里的动物,巡山员老王和新来的小飞轻手轻脚地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小飞是第一次走入大森林的深处,东瞧瞧西看看,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小飞看见一株很奇特的植物,正准备过去仔细观察,突然一声“别动!”把他吓住了,抬起的脚也停在了半空中,一条腿站着,一动也不敢动。发生什么事了呢?
  
  小心猎套!
  
  原来老王看见小飞将要踩下去的那个地方有一个猎套……
  老王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用木棍把猎套挑开,小飞这才敢把那只脚放下来。老王看着猎套对小飞说:“巡山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偷猎者布下的猎夹或猎套,它们用钢丝绳做成,散布在动物的必经之路上。动物从猎套边经过时,有可能头部从猎套中钻过去,动物一直往前冲,套子就会越套越紧,最后使动物窒息而死。”小飞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快,没有一脚踩上去。“这个猎套已经生锈了,说明放在这里很长时间了。虽然发现的猎套都会被收走,但有些太隐蔽的我们也发现不了。所以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飞听了不住地点头。
  
  发现宝贝便便
  
  收了猎套,两人继续向山里走。这回小飞可小心了,把前面的路看清了才走。走着走着,小飞发现地上有一团黄色的、很多竹子粘在一起的东西,就问老王:“这是什么?”
  老王走近一看,立刻兴奋地说:“这是大熊猫的粪便!还是新鲜的呢!你仔细看,粪便的一头较圆、较钝,另一头较长、较尖,后者的指向就是熊猫前行的方向。”
  老王回忆起来:“记得有一次,我在竹林边发现有大熊猫新鲜的口水还有粪便,一转弯,便看到一只大熊猫趴在地上。我试着接近它,帮它检查有没有生病或受伤。我往前走,它却往前爬,我想这只大熊猫肯定是生病了,于是加紧向前追,一边追一边脱下大衣、帽子给后面的人作标记,追了好远,终于追到了,一检查果然生病了,于是就把最后一件外衣脱下来盖在它身上,与后面的同事一起将它抬到车上,几乎是闯了一路的红灯才把它安全地送到了动物园进行抢救。”
  小飞听得入了迷,好久才回过神来,羡慕地问道:“在山上能经常看到大熊猫吗?”
  老王摇摇头:“这样的机会很少,想碰到熊猫,很不容易。熊猫的嗅觉和听觉非常敏锐,能凭借风吹来的味道,判断周围是否有人类活动。一旦发现不对,它们会悄无声息地溜走。别看熊猫长得挺笨重的,逃跑时可比人类灵活多了。”
  
  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它
  
  正说着,老王示意小飞不要出声,眼睛盯住不远处的一片竹林。小飞立刻屏住呼吸,朝那里望去。这时,竹林传出沙沙的响声,不会是大熊猫吧?小飞很激动,按捺不住悄悄走过去看个究竟。但是太心急了,没注意到脚底下,把树叶踩得哗哗作响。林子里的响声更大了,猛地一个东西窜了出来,没等小飞反应过来,那东西就跑远了,原来是只小鹿。
  望着小鹿远去的背影,老王说:“要是遇上偷猎者,它可就没命了。他们除了布置猎套,还会布网、设陷阱、投放毒药,甚至会用枪。”
  “以前,我们碰到过两个盗猎者,向盗猎者喊话,对方却开了枪。他们的枪有些是自制的,子弹是拿铁砂做的,像钢珠,不是一发发地往外蹦,而是一大串,威力很大。打到身上,遍地开花,极难取出,医生得拿手术刀一颗颗地往外挑,搞得浑身血肉模糊。”
  “每天都巡山,是有点苦,但是苦中也有乐。能近距离接近野生的大熊猫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干了这么多年,已经有感情啦。但是,”说到这里,老王严肃起来:“最主要的是,它们的处境变得很糟糕。我就是想: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的大熊猫,不能消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不然我没法向我的孩子交待。”
  听了这番话,小飞明白了,他知道自己也会像老王一样,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扎根,然后慢慢地成为这里的一部分,把这里的动物当作自己家人一样,看着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
  
  “王博士”or“王剥屎”
  虽然老王只有中专文凭,可大家都叫他“王博士”。为啥?因为他和大熊猫打交道多年,对大熊猫的便便更是情有独钟,曾剥开过上万块大熊猫的粪便,所以成了‘王剥屎’(王博士)。现在他自己不剥了,开始指导别人剥,已升级为‘剥导’(博导)了。呵呵!
  大熊猫玩相机
  安装的红外相机,曾经被天生喜爱玩耍的大熊猫当作可以撕咬的玩具。可能是因为闪光灯对它有些干扰,它感到挺好奇的,然后就把它抓下来,先是掰,掰不开,就咬,可是无论怎么咬,闪光灯还在闪,它没办法,就把相机翻个个儿,就这样,相机不闪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