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若干因素与应对方法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升,在供电方面有了进一步要求。电力给人类生活与生产提供了方便,但是同样也存在相关风险,特别是在城市的供电中,若城市的供电遇到问题,可能会导致城市出现瘫痪的情况,而且还会对城市的安宁造成一定影响,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带来相应威胁。所以,供电设施出现故障以后,怎样确保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极其关键。
  关键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M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057-02
  1 前 言
  伴随人民生活的水平逐渐提升,在电网需求方面也有所提升,怎样有效的确保供电系统能够稳定持续供电,是电力单位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此状况之下,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在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当中,应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放于首位,使其能准确应用各类工具与设备,保证在使用工具与设备时不会在安全方面出现问题,如此才可为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安全提供前提条件。
  2 配电网带电作业特征
  在配电网带电当中会应用到诸多工具与设备,施工现场中的设备和设备间的距离较小,与地面间的距离也比较小,这样在作业的时候,供以施工者活动区域会比较小很小,在施工时极易与运行当中的设备有所碰触。因此在作业时,施工者在安全方面务必保持高度意识,确保自身安全。电力设备的本身有可能带着电,应选择主、辅与后备绝缘三类方式相互结合,为作业的安全提供更多保证。在作业当中,会利用绝缘杆与手套。绝缘杆的作业是指保持施工者和运行设备间安全间距,并且施工者应戴上护具来开展作业。绝缘手套的作业是指施工者应用绝缘梯和绝缘平台等工具,并佩备绝缘类用具来开展作业。
  3 带电作业原理
  3.1 等电位带电作业
  当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但无电位差的时候,根据欧姆定律得知,电流不会经人体流过。所以,作业者和带电体处在等电位的时候,人体流过的电流不会大于感知的电流。在实施此作业时,作业者需佩戴屏蔽的防护服,因为屏蔽的防护服有旁路电流的效果,这样作业者会更加安全。
  3.2 中间电位带电作业
  中间电位的带电作业是指作业者站于绝缘梯与绝缘平台上面,利用绝缘的工具作业,作业者的电位属于悬浮的电位(位置的示意图与等效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在此带电作业当中,作业者选择两绝缘体和大地及带电的设备相互隔离,两绝缘体均起着限流作用。绝缘工具的绝缘性与空气的间隙均达到相关的规范与要求时,人体流过的电容与电阻电流均处于微安级,能确保人员的安全。
  3.3 地电位带电作业
  在地电位的带电作业当中,作业者在地面或是杆塔上面,其电位和大地的一样(位置的示意图与等效的电路图如图3~4所示)。在带电作业当中,有两条经人体的回路:①电阻的通道,经带电的设备、绝缘杆、人体流至大地。②电容的通道,经带电的设备、空气的间隙、人体流至大地。若选择地电位的带电作业,只要保持作业者和带电设备间有重组与的安全间距,并且应用良好绝缘性的工具,那么人体流过的电流为微安级,不会对作业者安全造成影响。
  4 影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若干因素及应对的方法
  4.1 影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若干因素
  4.1.1 人员因素
  虽然经多年的不断发展,配电网带电作业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所完善,然而因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带电工作者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为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安全留下一定隐患。作业者在作业以前未休息好,作业时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从而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在开展作业之前,未对工作当中的危险点与安全防护措施了解清楚,没有正确的佩戴安全带与绝缘护具等。在作业时随意的将绝缘手套摘下来操作,还存在绝缘遮蔽区域不足的现象。配电网的带电作业者应掌握多门学科知识与带电作业的流程与规章制度等,能辨识与应急处置相应危险点的能力,熟悉掌握绝缘斗臂车的各个性能,能正確的应用相关工具。不然会因为作业的位置不恰当、绝缘未完全遮蔽及应急的处置不恰当等而发生人身与设备的事故。
  4.1.2 工器具因素
  在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当中,工具绝缘、防潮抗湿及操作灵活等性能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作业的安全,应特别注意。现阶段这部分工具和设备的生产商很多,生产的水平各不相同,电力单位应花费精力辨识,从而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若在作业时使用未合格的工具和设备,会导致出现严重后果。电力的设备和工具其外观语形式比较多,需一定的时间与财力来对其合格情况加以测试,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电力单位本身并未具有这些检测能力,需送至相关的部门或是其它的地区检测。另外有一部分施工者在作业当中对使用的工具与设备爱护不够,导致其出现破损而降低了绝缘性能,在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4.1.3 工作环境的因素
  通常配电网带电作业的现场空间均较为狭小,有时候配电的设备和建筑物及树木等的间距比较小,施工者施工的空间严重不足够。在配电的设备当中涉及到诸多型号、大小、结构各不相同的零件,高压低压的电线杆间的架设为平行,电线杆与电线杆的间距很小。另外,部分设备老化于环境噪音的影响等,均应于作业以前做充分考虑,提前制定管控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有的时候电路发生故障,需马上抢修但天气发生变化,处于恶劣天气的环境下开展作业,施工者务必要将全套防具佩戴好,预防因高温或是雷雨天而出现失误的操作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4.2 应对影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因素的方法
  4.2.1 培养和建设人才团队
  为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以及其他的电力工作不断进步,应当顺应潮流,对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强建设的力度。应建立一套详细合理的配电网带电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及培养人才的机制。培养更多高新技术的人才,制定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提高作业者工作的积极性。对人才的培养加强重视,带动行业进步,走上科技兴电道路。这需要我们务必强化对外交流政策,对配电网带电作业有更深的了解,在工艺与技术等范围取得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对在作业当中所出现的不足加以交流,吸取到别人的经验,降低出现危险的几率。穿件鼓励制度,能有效引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态度。提高其自信。对作业人员在责任方面的态度加以,降低其在心里的压力。此制度具体的方法就是物质和精神鼓励有效的结合,促使其可以享受特别岗位的待遇,强化其工作的稳定性。   4.2.2 强化工器具管理
  在工器具的管理当中,对工器具的配置加以完善,选择正确的工器具,对工器具的入口强化管理,购置操作方便并且性能、质量良好的工器具,创建智能远程监控的库房,并对工器具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加以强化,能够及时对存在缺陷的工器具加以处理,对带电作业车强化维护与保养以及工器具的测试管理,电气与机械方面的试验要定期做好。对电动的扳手与绝缘的穿刺线夹以及螺帽破碎机等方便的器具加以积极的运用,从而降低人体力的消耗,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2.3 对作业的环境加以优化
  对电力设备入网与运行加强管理,降低设备出现的问题与缺陷。把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纳至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及建设考量因素当中,使设备达到标准化的水平,对线路的接线加以简化,给配电网的带电作业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对于交通较为复杂而又需进行带电作业的时候应当积极的与交管部门取得联系,使其加以协助。给作业者配备多方通话的系统,为人员间交流沟通提供便利,对高空的作业者加强管控力度。合理的制定作业计划,尽可能的避免处于恶劣的天气下工作。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为夜间的带电抢修提供需要,还应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对于复杂的设施与风险较高的作业,可以选择项目置换的方法来开展。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發展,人门对电力单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其安全与否对于供电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在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当中还具有诸多不足和缺陷,对施工者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当中,除施工者安全的意识与正确的操作以外,各类设备与工具绝缘性能也至关重要,电力单位应在这两方面加以重视,提升施工者技术水平与安全的意识,并严格把控好设备和工具质量,选择科学合理地对策,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推动电力单位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先胜.对影响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2):179.
  [2]夏永刚.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护分析[J].低碳技术,2017(07):88~89.
  [3]黄明星.配网带电作业及其安全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2016(03):16~17.
  收稿日期:2018-11-11
其他文献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也是房地产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土地储备制度已成为许多城市政府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的主要工具,储备土地也成为各地以招标
目前油田现场应用较多的井筒降黏技术分为物理降黏和化学降黏两大类.本文主要介绍双空心杆热水循环井筒温度剖面及伴热后井筒产出液温度剖面计算方法,分析热载体入口温度和循
本文研究了使用X荧光仪检验硅锰合金的可行性,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与具体操作规程.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指导我国进行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尽管如此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部分的重复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悲剧,伴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一国一地人民的物质、文化、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行政体制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和关键环节,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涉及范围广、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大,改革风险、阻力和成本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任务重、责任大。“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方案是否科学;措施是否合理。所以,加快“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当前,乡镇债务问题已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乡镇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化解,不仅影响到党中央系列的农村优惠政策在基层政府的贯彻执行,而且使广大基层政府面临诚信危机并引发新的农村社会矛盾,危及农村社会稳定。本文以目前全国乡镇负债的现状和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桃源县乡镇负债状况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引入关于乡镇财政的有关理论,分析出乡镇债务形成的深层次制度性原因,并提出治理乡镇债务的对策,最后以桃源县杨溪桥乡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