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习题背后的反思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ch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不再局限于课本,很多高科技如全息投影、5G网络、云计算等开始应用于生活,对于一些数学模型,学生可能得出超前超纲的解答。这时,教师不应回避,而应用有限的知识尽最大努力去探寻答案。这样,即使学生没有摘取最终的标准结论,但在攀登的过程中就获得成长。
  [关键词]容积;最大值;函数;精确度;求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39-02
  偶然在期刊上看到一篇教学文章,谈的是对于一道习题的探究:用一块长10em、宽6cm的铝膜可以做成一个敞口的长方体金属盒,这个金属盒的体积最大是多少?按照教师的引导,学生研究出三种方案,并意识到:“同一块铝膜,剪切的方式不同,得到的体积也不同。”
  一、学生提出的超纲的解答
  谁知几天后有位学生利用3D作图技术和计算机程序,算出了这个金属盒的最大体积可达44cm’,并给出了施工图。尽管铝膜被整整分割成8块碎片,但结果却合情合理。笔者感慨之余不免泛起一丝疑惑:计算机是怎么推出答案的?如何验证44cm就是最大体积?计算机已经推出科学结果,再反推需要哪些条件才能促成这种结论的发生(画出施工图,凑出长、宽、高),这似乎有些因果颠倒。难道以后所有问题,都从未知的结论倒逼得出充分条件?于是,笔者开始寻找合乎逻辑和先因后果的思考方法。
  二、用有限的知识无限逼近真相
  设铸造成的金属盒的长、宽、高分别为x,y,z,体积为V。依照题意可知:
  依据题中现有的条件,仅能列出2个方程,推演到方程(4)就断路了。所幸问题的目的是算出V的极大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笔者想到用试验法查验一下条件的特性。很快,笔者有了重大收获——V的取值可以超出44。比如当x=5,y=4时,V=(60-5x4)x_0≈44.4444。因为可以随意剪拼,所以长10em、宽6cm并没有限制什么,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先决条件是5个面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60em2。随后,又寻获多个在计算机的速算功能下,举例说明问题的方式显得很苍白,因为举例永远是有限的。为了查找证据,笔者在每组数据附近不断提高精确度,一度精确到了四位小数。如x=5.0,y=4.2时,V~44.5109。当x维持不变时,y在4.2上下波动,会使V值扩大吗?经过反复验算,笔者发现在四位小数范围内,y=4.2195时,V≈44.511388565最大。随着最大体积不断改变,笔者陷入迷茫:这些不断刷新的数据只能推翻最大体积为44cm3的结论,但到底怎么揭开最大值的神秘面纱?笔者从这些反例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欲使V值最大,(x y)的值一般在9上下波动,(60-xy)、xy和(x y)三者的大小紧密关联,相互牵制,x,y的值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应该存在一个合理区间,使得x,y值在这个区间内取值,V值刚好达到最大。由于存在两个不定数,就不能一一举例试验。
  几天后,笔者蓦然回忆起一个结论:当周长恒定时,围成正方形比围成长方形面积大。如一个矩形的周长固定为28cm,那么可推知长、宽的和是14cm,符合条件的长方形如下表所示(整数)。
  显然,长方形的长、宽差距越小,面积就越大,长和宽同时达到7cm时,正方形面积最大。换言之,当(x y)恒定时,xy存在最大值,并且可以确定其大小。如此一来,两个未知数紧紧捆绑,合体成为一个未知量,解题思路峰回路转。设x y=t,无论i取何值,
  只要保证t取最大值,V就能达到最大值。并且因为分母是32,所以V值可能是分数形式,这就避免了“四舍五人”带来的争议。很快,随着t值的变化,V的最大值浮出水面:
  将t近似到个位,即t=9时,V=44.71875;
  将t近似到十分位,即t=8.9时,V=44.71971875;
  将t近似到百分位,即t=8.94时,V=44.72134425;
  ……
  随着t值精确度的不断提高,V值也不断增大。但小数数位是无穷多的,每把t提高一个精确度,计算起来就会愈加困难。照这样算下去,无穷无尽,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一劳永逸之法。
  三、函数求导让教师站位更高
  Va 240t一t3欲使V值最大,取决于分子(240t-到最大=32t)也要达到最大值。设y(t)=240t-t=-t 240t,这是一个三次函数。对该函数进行求导,并令导函数的函数值为0则有y’(t)=-3t2 240=0,解得t=80,t= 45。回看题意,t的定义域是0《t《16,所以t取4V5时函数达到极大值。因为在(0,4V5)中,导函数单调递增,在(4V5,16)中,导函数单调递减,所以t=4√5时有最大值。此时:
  这与先前推算出的t=8.9和t=8.94时的V值极最为贴切。为保险起见,笔者还向大学教授请教。教授给出了更为专业和严谨的解答。
  首先对方程(1)和(2)进行变形,并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函数:
  对函数L求偏导数,并令它们统一取值为0,把得到的3个新方程连同原始方程组成方程组:
  求得方程的解为x=2v5,y=2v5,z=v5。同样推出Va =20v5cm’。教授还指出:根据均值不等式的成立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若x y=t,则xy的最大值是一”这一过程中,不能默认为(x y)必须存在。
  对于一个没学过高等代数的教师来说,做这道题确实很悬,学生也同样如此。人有长短,差异总是客观存在,教师教学时要理性看待学生的差异,调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大学课堂中绪论教学改革旨在探索绪论教学的一般规律,以《有色冶金概论》课程为例,提出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方式,激发学生的对有色金属冶金的兴趣
目的:分析国内外医疗保健领域大数据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发现大数据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应用前景。方法:搜集各类研究资料,采用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方法。结果:国内研究人员
[摘要]模块化教学是指把课程分解为若干基本模块和系列模块,使之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以满足学习对象多祥化的需求。小学数学模块课程的开发可分三步进行,即确定开发取向、制订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模块课程实施以主题体.验活动、数学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为线索,统整数学课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工具临床使用现状,为规范老年患者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对我院2016年10月1日—10月31日所有临床科室
近几年各地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引起社会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重视。由于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与学生以及老师的饮食健康密切相关,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在
实验动物既是外源化合物作用的对象,也是其最终表达的主体,只有经动物体内代谢,外源化合物才能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并且外源化合物在不同种属以及不同个体动物体内中的代谢情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择选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对患者的成长现状展开调查分
目的分析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n=38)及护理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意境优美、内涵深刻,适合诵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由于古诗文字凝练,讲究平仄、押韵,给学生的学习
语法是英语语言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一直以来,语法知识都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很多学生英语基础的薄弱环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语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