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樱桃果实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石蜡制片法解剖研究矮樱桃果实的发育过程,将其发育过程分为3个时期:(1)果实细胞旺盛分裂和增大期:外果皮细胞垂周分裂,以增加果实表面积;中果皮和内果皮主要进行平周分裂以增加细胞层数,同时3层果皮的细胞体积也增大.(2)内果皮细胞硬化期: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细胞停止分裂,体积增大也不明显,内果皮细胞壁逐渐加厚、硬化.(3)中果皮细胞显著增大期:中果皮的细胞的体积弦向增大的同时,径向延长更明显.其成熟果实角质层很薄,中果皮细胞壁薄,组织排列疏松,内具木质化果核.果实发育的全过程约为50 d,第一时期约为18 d,第二时期约16d,第三时期约16d.
其他文献
施氏鲟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受精后胚盘隆起不明显,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与多数硬骨鱼类有明显差别,与两栖类卵裂相似,且卵裂方式有明显的硬骨鱼类盘状卵裂的痕迹。施氏鲟的胚胎
当年的1次割草处理,可使草地生产量提高9%,3次割草处理则使总生产量降低11.4%.连续两年割草处理使草地生产量下降约50%.割草频次增加,草地实际收获量减少,各割草频次下,均以
角叉莱(Chondrus ocellatus)经磷酸盐缓冲液抽提,20%~75%硫酸铵分级沉淀,牛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可以从红藻角叉菜中纯化出角叉菜凝集素(COL),在PAGE上显示单一
甲硒氨酸多波长反常散射法是国际上90年代发展的蛋白质晶体结构测定的新方法,该法得以实施的首要一步是获得硒取代(硫)的高纯蛋白质,通过亚克隆将编码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氧
用PCR方法检测了采集于不同地域的稻田飞虱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发现灰飞虱Lac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eparvata J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Wolbachia所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当归提取物和市售当归注射液中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外界因素对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归注射中
利用RT-PCR方法,对妊娠的小鼠和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妊娠的小鼠胚胎的LIF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孕鼠子宫内膜全部存在LIF基因的表达,3例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LIF基因的表达阳性,2只
报道了中国东北钙皮菌科中的5个属26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有2 个:多变钙皮菌(Didymium dubium)和扁垫双皮菌(Diderma deplanatum);东北新记录种有7个:白柄菌(Diachea le ucopo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系统.方法构建含人载脂蛋白AI cDNA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LAEN,用其转化小鼠原代肌母细胞及肌源性细胞C2C12,ELISA法检测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