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个缺口给你的下属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很多企业家朋友都有类似的感触。留一个缺口给你的下属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没有这么简单。
  在现实管理当中,作为一个领导者,要针对“缺口”所作的文章其实很多。
  领导的最佳方式是上一级把握目标,下一级提供手段,而这一级的手段,又转化成更下一级的目标。一个领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与手段传递的过程。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总都是第一代创业者。这些人就好比是当年的马上皇帝,自认为是文武全才,在各个方面都争强好胜,结果造成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局面。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曾经说道: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有为人下的胸怀,才能吸引群贤毕至,以沧海的低位自屑,才有“百川到海”的澎湃。
  湖南某机顶盒企业老总刘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作为上世纪70年代成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不乏优秀知识分子的智慧,而在商海中从餐饮业转战到IT销售再到房地产,然后是机顶盒OEM,每一步的成功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商战高手的勇气和魄力。这样一个人应该说有理由自信。但是过分的自信正逐渐让他的企业远离发展的轨道。
  用他的话说,自己现在正“求贤若渴”,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得他很难在自己的工作中留下一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
  当你的下属在工作中出现缺口的时候,你会怎样看待呢?
  其实在很多老板勇敢地为自己的工作留下缺口的时候,却很难宽容下属的工作留下缺口。尽管从理智上来说,他清楚地知道下属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领导力。
  吴女士是位海归博士。在开办了一家网络安全服务公司之后,秉承了自己在美国读博士时候的拼命劲头。但是不久发现自己的拼命其实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有限。于是吴女士就不再对自己过分苛刻,也开始享受生活,对自己的工作开始粗线条化。很快她工作中的疏漏环节就由下属填补上了,这让她在一段时间里感到很放松,也很惬意。直到有一天,她来到公司,发现了下属工作中的疏漏。也许是对自己的工作原则还没有从内心里否定,所以面对她的替代人出现了疏漏的时候,让她一瞬间产生的感觉是对她的背叛。就这样,她大发脾气,让下属诚惶诚恐地完善了工作,但是这样就使得下属和下属的下属之间缺少了沟通和联系的必要以及时间。很快企业又陷入了当初那种低效率的状态。
  直到今天,吴女士才洒脱地为下属解缚松绑。而公司也自然地进入了一种正常的运行轨道。谈起这件事,吴女士常常自嘲地说:其实管理好坏关键看你能不能放得开。是的,当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被摒弃之后,管理的词典里就没有完美主义。上一级留一些缺口,让下一级有介入的空间,往往是最实用的管理之道。
其他文献
亮点01    精英团  桦榭精英团是桦榭中国的关键人才培训与发展项目。桦榭中国从2008年起启动“才智精英团”项目。每年都会由管理层共同挑选出最具发展潜质的20位员工进行重点培训,如今已经有40多人参加了精英团。为精英团成员特别设定的培训项目是在18个月内提供5次(每次2-3天)培训课程。内容以公司未来1~3年发展战略所需具备的人员核心能力为主。  2010年5月,精英团活动在三亚举行。他们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