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两种体外受精方案自身病例对照与经济学分析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行双刺激方案失败后1年内改行高孕激素方案助孕结局的自身对照与经济学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高龄DOR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双刺激方案移植失败后1年之内改行高孕激素下超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分别记为双刺激方案组和PPOS方案组。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基础窦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刺激方案组促排天数、治疗总费用、促排药物费较PPOS方案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刺激方案组平均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2PN数、可利用胚胎数大于PPOS方案组,优质胚胎数少于PPOS方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POS方案组周期取消率、可利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大于双刺激方案组,其获卵率、流产率小于双刺激方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优质胚胎率大于双刺激方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OS方案相对于双刺激方案能提高优质胚胎率,获取更好的妊娠结局,缩短治疗时间,有更高的经济学效益,高龄DOR患者可优先选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