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酰胺质子转移加权和T2 mapping对直肠癌化疗和未化疗的定量对比研究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APTw)和T2 mapping定量参数对直肠癌化疗和未化疗病灶对比研究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46例行盆腔3.0 T MRI扫描的直肠癌患者信息,分为化疗组15例(A组)和未化疗组31例(B组)。扫描序列包括APTw、T2 mapping等,由2名放射科医师参照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RI,DCE-MRI)图像提供的解剖位置,选取APTw和T2 mapping参数图像对应的轴位最大病灶层面,分别将三个ROI放置在此层面的病灶上,测量其APTw值和T2值。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名医师所测得数据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APTw、T2值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APTw-T2 mapping联合参数的预测值;分别评估两组间有差异的参数的ROC曲线。应用Delong检验比较APTw、T2 mapping及联合参数之间的效能差异。

结果

2名医师所测量的各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A组和B组的APTw值、T2值分别为1.52%±0.56%、(72.67±8.56) ms和2.88% (0.77%)、86.31 (8.77) ms,A组均低于B组(P<0.05)。APTw值和T2值区分A组与B组病变的AUC分别为0.934和0.923。APTw和T2值区分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阈值分别为93.5%、93.3%、2.11%和90.3%、86.7%和80.79 ms。APTw-T2 mapping预测值鉴别两组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1、100%和96.8%。Delong检验显示APTw-T2 mapping、APTw和T2 mapping两两之间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PTw和T2 mapping均能很好地定量区分直肠癌化疗与未化疗的病灶。

其他文献
目前,脊髓磁共振成像存在诸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应用,改善了脊髓成像质量,使定量测量成为可能,并逐渐应用于各种脊髓疾病诊断。作者对脊髓DTI成像技术及在健康脊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脊髓压迫症、脊髓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脊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35例患者(PDM组)及41例健康女性(healthy controls,HC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疼痛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的伴随症状评分,同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
个体差异及肿瘤异质性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寻求准确且可靠的无创影像手段来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十分必要的。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工具应用于肿瘤的高阶特征分析,弥补了传统MRI在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的不足;将影像学、临床和病理数据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作者主要对MR影像组学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超过3亿人,已经成为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自杀。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无创的非侵入性的抗抑郁治疗手段,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作者从rTMS的治疗靶点和模式以及通过磁共振成像对rT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宫颈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G1)组、中分化(G2)组及低分化(G3)组。患者均行IVIM-MR检查且具有手
目的探讨cyclin D2和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87例DLBCL组织及23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H)患者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和RLH组织中cyclin D2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间的相互关系及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和R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