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古诗经典 丰厚文化底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名族的瑰宝。它负载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审美的意向,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采、去锤炼。从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并以此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理解诗意;领会意境;情感体验;丰厚底蕴
  
  《语文课程标注》强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诗词作品,学好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通过关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创作背景,增进对诗意的理解
  
  古诗由于离现在时代久远,学生理解、感悟古诗比较苦难,特别是一些政治性、历史性比较强的古诗,教师要适当介绍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对诗意的感悟。
  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先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诗人“喜欲狂”的心情。然后提出:作者为什么“喜欲狂”?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安史之乱。重点讲述唐代中广德元年正月,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之一,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山相继投降河南河北相继先后被官军收复。当时诗人流离于梓州,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忧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快诗”。交代完这些,再让学生高声诵读几遍诗文。此时,学生已完全沉浸在诗人因祖国统一而无比欢快的情感之中了。这实际上已达到了对诗人强烈爱国之情的感悟状态,于是对古诗的理解会上升到一个深的层次。
  
  二、展开丰富联想,领会诗歌绝美境界
  
  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著称,它是作者自身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历提炼加工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教学不同其他课文,故事作者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令人回味的意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生活本质的。展开想象,领会意境是学习古诗的切入口。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是夸张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
  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这首诗运用夸张的写法,描绘了瀑布自上而下的磅礴气势,让人震撼,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如何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结合诗句去领会古诗的意境呢?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录像,使学生对庐山瀑布有初步的印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磅礴气势,引导学生畅谈观后的体会、感想。然后默读古诗,边读变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对诗中“三千尺”、“落九天”夸张写法的句子要重点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李白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豪迈情怀。
  
  三、融情朗读背诵,加深作品情感体验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在古詩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的朗读、吟诵,才会走进诗中,和诗人融为一体,与作者同喜同悲,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始终把朗读作为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初读古诗接着工具书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会古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直至烂熟于心,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至此,学生内心的情感随着读的深入喷薄而出,喜怒哀乐跃然于纸上。
  如在教学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理解、体会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了本文的重点。根据课文文包诗这个特点,首先朗读课文,为学习古诗作情感准备和铺垫,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然后,熟读古诗,结合课文了解诗句的含义,以及诗句流露出的对家乡、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最后,配乐朗读背诵,播放一段悠扬的音乐,让学生紧闭双眼,或背诵,或吟咏,与王维共享兄弟之情、思念之情。
  
  四、不断积累感悟,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学生只有通过积累背诵大量的古诗,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身的语言,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在小学阶段积累古诗,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心灵,丰厚人的文化底蕴。课堂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学生学完古诗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组同一主题的古诗,作适当介绍,剩余时间由学生自己背诵、积累。
  如在教学《池上》、《小儿垂钓》古诗时,两首古诗的内容都是写得儿童的可爱与机灵,根据这一情况,我提前准备了一组儿童生活题材的古诗:《所见》、《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有的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有的是学生还未学的。但是主题都是与儿童生活有关,学生在学完本课的古诗后。对于这一组题材的古诗学习很有兴趣。这些古诗的补充,不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更主要的是积累了同一题材的古诗,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总之,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对古诗过度解读,就可能背离了古诗诵读重在感悟的积累初衷,与作者、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因此,只有在古诗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熟读背诵、积累感悟,学生的人文品位才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胡晓明,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N],解放日报,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英文作文在高考中占的分值很高,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高考加分。  【关键词】英语写作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一、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作用,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激活灵感,激发兴趣、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结
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激励,这种激励的力量无论来自自己还是他人,都会使我们信心倍增,容光焕发。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赏识与赞美能让他们产生无比的幸福感,从而更加主动而有效的学习。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更应积极研究与尝试激励教育,从正面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中国有句古话:“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于身心正在不断发展的学生,尤其是那
在小学习作指导中,老师们都普遍遇到学生无事可叙、无话可写的情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是生活的有心人,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也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
放假前问几个孩子:“放假后老师到你家家访,欢迎不欢迎?”几个表现好的孩子都表示很高兴老师去,而平常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则面露为难的表情。看到这些,我跟他们解释了家访的目的在于老师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绝不会告状。他们才都表示欢迎我先去他们家。家访,现在对于我们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何为家访?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去,就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
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行知先生的伟大思想犹如春风一般萦绕在我们的校园,在学习探索中,我们生切体会到行知思想的当代价值,也在实践中逐步感受到民治二小行知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这种思想化为具体的方法指导着学科教学,也将学科教育的特色引向深入。  一、“问题意识”教学——行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创造教育的时候,曾生动、形象的做诗《八位好朋友》,这首诗启发儿童多发问。“发明千千万,起
做人民教师,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能教书也会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是教书的终极目标。所以当老师要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做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管理班集体,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
德国教育名家第斯多惠曾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强调:“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也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由此可见,在创新教育中,善于激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那么,怎样去激励学生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行:    一、以情感激励为出发点    人类之所以比普通动物高级,正因为人类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复杂的情感。精神粮食是人类发展的支
摘要:课文教学生活化,是指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提供了良好范例,语文训练要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明白易懂,有利于启发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穿插语文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语文、训练语文的习惯,也能使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迅速提高,真可谓一箭双雕。课堂上也要再现生活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批改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简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巩固与延伸的功能,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功能。  可是,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
有一首儿童们自己编的童谣:小嘛小二郎,不怕早早上学堂,就怕作业多啊,多得山高心发慌!可是到头来还是做不来啊,做啊做不来!究其原因:作业量偏大.使学生反感;作业内容机械重复、单调、缺乏趣味性;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与反馈方式的简单、对不完成学生作业的惩罚性作业处理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等。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策略:  一、数学作业内容要创新  (一)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