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中学英语教师应根据语言教学特点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好教学内容、模式及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1.思维创新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高度表现。中学英语课堂包括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在课堂上不仅教师要积极主动思维,学生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师生间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积极思维的环境。
2.策略创新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策略,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调控方式,应用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去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成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策略的指导者。通过告知、演示、练习、总结和发挥等课堂环节,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面的认知策略、控制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提高他们学会学习英语的能力。
3.评价创新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路标”,是促进教与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过分突出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等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测代评,重结果、成绩,重区别与淘汰。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更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因此,课堂评价必须创新,要能反映师生课堂教与学的效果和作用,激励师生创造性地教和学;能全面了解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师生形成正确的课堂教与学的方法,养成对课堂教与学的积极态度;有助于形成立足多元的标准和角度,体现发展性、教师主体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等原则,综合创新以课堂观察、访谈、教学日志、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等为手段的课堂评价体系。
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1.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关系很难生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①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发扬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②尽量扩大师生的自由度。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是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师也可以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教材,不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和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散性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③提倡质疑和钻研的精神。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要迷信教师、课本和权威,要有质疑的精神。同时,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逐步形成自发探索的习惯和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学法认为,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问题产生于好奇或质疑,师生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质疑。特别是教师应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比如在对“look out”这一词组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小笑话的形式引出该词组的词义:有一位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出游,他和一位英国人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那英国人住楼上,他住楼下。晚上,那英国人端了一盘洗脚水要从窗户往下倒,于是他大叫了一声“Look out!”住在楼下的学生听到喊声想起老师说过“look out”的意思是往外看,心想是不是外面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了。于是他赶紧打开窗户探出头去,这时楼上的洗脚水正好倒在他的头上。原来,“look out”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注意”。在教授此词组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因为在理解和把握小故事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分析、总结、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新的发现。
3.拓展课堂思维空间课堂积极思维习惯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迪学生的课堂思维,为其设置思维阶梯,点拨思维方式,使他们通过课堂的英语学习,不仅能够进行英语思维,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也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渐生成。
三、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维、策略和评价体系,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和拓展课堂思维空间等活动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郭永福.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4]徐春霞.英语教学方法演变趋势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课堂教学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1.思维创新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高度表现。中学英语课堂包括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在课堂上不仅教师要积极主动思维,学生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师生间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积极思维的环境。
2.策略创新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策略,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调控方式,应用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去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成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策略的指导者。通过告知、演示、练习、总结和发挥等课堂环节,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面的认知策略、控制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提高他们学会学习英语的能力。
3.评价创新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路标”,是促进教与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过分突出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等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测代评,重结果、成绩,重区别与淘汰。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更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因此,课堂评价必须创新,要能反映师生课堂教与学的效果和作用,激励师生创造性地教和学;能全面了解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师生形成正确的课堂教与学的方法,养成对课堂教与学的积极态度;有助于形成立足多元的标准和角度,体现发展性、教师主体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等原则,综合创新以课堂观察、访谈、教学日志、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等为手段的课堂评价体系。
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1.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关系很难生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①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发扬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②尽量扩大师生的自由度。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是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师也可以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教材,不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和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散性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③提倡质疑和钻研的精神。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要迷信教师、课本和权威,要有质疑的精神。同时,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逐步形成自发探索的习惯和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学法认为,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问题产生于好奇或质疑,师生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质疑。特别是教师应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比如在对“look out”这一词组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小笑话的形式引出该词组的词义:有一位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出游,他和一位英国人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那英国人住楼上,他住楼下。晚上,那英国人端了一盘洗脚水要从窗户往下倒,于是他大叫了一声“Look out!”住在楼下的学生听到喊声想起老师说过“look out”的意思是往外看,心想是不是外面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了。于是他赶紧打开窗户探出头去,这时楼上的洗脚水正好倒在他的头上。原来,“look out”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注意”。在教授此词组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因为在理解和把握小故事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分析、总结、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新的发现。
3.拓展课堂思维空间课堂积极思维习惯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迪学生的课堂思维,为其设置思维阶梯,点拨思维方式,使他们通过课堂的英语学习,不仅能够进行英语思维,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也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渐生成。
三、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维、策略和评价体系,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和拓展课堂思维空间等活动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郭永福.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4]徐春霞.英语教学方法演变趋势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