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麦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毒性研究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a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分析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9、V24和V38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5.8%、11.3%和0.0%,其对应抗性基因可视为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在所发现的43个致病类型(毒性基因组合)中THT、TRK、TRT、THK和PHT出现频率居前5位,分别为17.8%、14.4%、11.0%、8.2%和7.5%,为山西省目前小麦叶锈病的优势致病类型.
其他文献
用液相法制备了氯氟氰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差热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确认包合物的形成,旋光度法证明两者间仅能形成1:1包合物,解络与气相色谱联用测试包合态氯氟氰菊酯的含量
对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动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数量达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异,波幅也不一致,12种作物烟粉虱种群数量依次为油葵>西葫芦>棉花>
试验研究集成型化肥增效剂(IFC)对小麦N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不同土壤基施集成型化肥增效剂均有一定增产作用,且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功能,增强植
介绍百茵清生产原理、尾气组成及尾气治理两次技术改造的过程和效果比较.
本研究以中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计算了大同市南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单价,结合该区1987年和2002年Landsat TM/ETM+影像分类数据,借助Wragstats和ENVI软件支持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了国际有机农业法规和管理体系,指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有机农产品生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
以苯甲醇和氢溴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脱水剂,反应合成溴化苄。实验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溴化苄收率的影响,得出了该方法合成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