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取得成功,获得幸福。然而,对于成功的标准和幸福的含义,不少人从未认真思考过,或者从未想清楚。许多人把财富、地位和名气看作成功的标准和幸福的源泉,可是有谁知道,财富有多少才是多?地位有多高才是高?名气有多大才是大?
美国成功学家卡尔博士认为: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其中包括个人的兴隆发达,获得优越的条件;在职场和社交圈中赢得别人的尊崇和赞美,获得更多的自由,免于种种烦恼、恐惧、挫折和失败,实现自重自尊,不仅自己得到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与满足,而且为周围那些赖你为生的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如此等等。
卡尔博士理解的成功有着多重含义和多元标准,其中包括功利目的和价值目标、自我感觉和别人评价、内在成功和外在成功、个人成功与大家成功等等。在我看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的获得,而在于价值目标的实现。
首先,你怎么看自己?你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感到自信和满意?是否认为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干成了有意义的事情?是否实现了人生的目标,没有虚度年华,枉此一生?
其次,别人怎么看你?自我感觉再好,自我评价再高,如果别人不承认等于白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人交往而实现的。不管是商品还是人,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如果你个人价值的光芒能够照亮社会,大家能从你的成功中分享到一份好处,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你获得的地位和尊崇、鲜花和掌声,不是沽名钓誉的结果,而是社会对个人贡献给予的应有报偿。
然而,相对于其他职业,领导者的成功更加困难,更加难以评价。
从古到今,一个国家,一个地方,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真正名垂青史,为后人感念的能有几人呢?《左传》上讲,人都会死亡,但有的人死而不朽,其精神和功业永存。“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后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之为“三不朽”,作为衡量士大夫成功的根本标准。
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三不朽”做了很好的阐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世;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千百年来,众多达官贵人都把“三不朽”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王阳明、曾国藩被人誉为“三不朽”的典范,有道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官员,也被称为公务员、公职人员、人民的公仆。官员上班叫办公,叫执行公务;官员工作的场所叫办公室。因此,官员的本质应当姓“公”而不姓“私”,在官员头脑中必须牢固树立一个“公”字。
做官不仅是一种个人机遇,更是一种社会担当。任何想成就伟业的领导,都要准备为理想、为真理、为民族、为他人作出巨大的自我牺牲。一位哲人说过:“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领导就意味着牺牲、放弃和舍得。不论政界、商界或学界的领袖人物,如果只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没有为人类谋幸福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那是不可能成就大事业的。一个人当官从政的根本目的应当是改造社会、服务大众,运用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借助广大的社会资源,去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成就仅凭个人力量无法成就的宏图伟业。
领导就是为群众干事,只有想干事,会干事,又能干成事,那才是真本事。能干大事的人应立志去干大事,干不成大事的人应当尽力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不管你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多么美好的宣言,最终要看能不能落到实处,转变为实绩,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者系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
美国成功学家卡尔博士认为: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其中包括个人的兴隆发达,获得优越的条件;在职场和社交圈中赢得别人的尊崇和赞美,获得更多的自由,免于种种烦恼、恐惧、挫折和失败,实现自重自尊,不仅自己得到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与满足,而且为周围那些赖你为生的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如此等等。
卡尔博士理解的成功有着多重含义和多元标准,其中包括功利目的和价值目标、自我感觉和别人评价、内在成功和外在成功、个人成功与大家成功等等。在我看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的获得,而在于价值目标的实现。
首先,你怎么看自己?你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感到自信和满意?是否认为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干成了有意义的事情?是否实现了人生的目标,没有虚度年华,枉此一生?
其次,别人怎么看你?自我感觉再好,自我评价再高,如果别人不承认等于白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人交往而实现的。不管是商品还是人,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如果你个人价值的光芒能够照亮社会,大家能从你的成功中分享到一份好处,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你获得的地位和尊崇、鲜花和掌声,不是沽名钓誉的结果,而是社会对个人贡献给予的应有报偿。
然而,相对于其他职业,领导者的成功更加困难,更加难以评价。
从古到今,一个国家,一个地方,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真正名垂青史,为后人感念的能有几人呢?《左传》上讲,人都会死亡,但有的人死而不朽,其精神和功业永存。“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后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之为“三不朽”,作为衡量士大夫成功的根本标准。
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三不朽”做了很好的阐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世;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千百年来,众多达官贵人都把“三不朽”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王阳明、曾国藩被人誉为“三不朽”的典范,有道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官员,也被称为公务员、公职人员、人民的公仆。官员上班叫办公,叫执行公务;官员工作的场所叫办公室。因此,官员的本质应当姓“公”而不姓“私”,在官员头脑中必须牢固树立一个“公”字。
做官不仅是一种个人机遇,更是一种社会担当。任何想成就伟业的领导,都要准备为理想、为真理、为民族、为他人作出巨大的自我牺牲。一位哲人说过:“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领导就意味着牺牲、放弃和舍得。不论政界、商界或学界的领袖人物,如果只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没有为人类谋幸福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那是不可能成就大事业的。一个人当官从政的根本目的应当是改造社会、服务大众,运用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借助广大的社会资源,去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成就仅凭个人力量无法成就的宏图伟业。
领导就是为群众干事,只有想干事,会干事,又能干成事,那才是真本事。能干大事的人应立志去干大事,干不成大事的人应当尽力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不管你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多么美好的宣言,最终要看能不能落到实处,转变为实绩,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者系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