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储藏过程中表面颜色变化的研究

来源 :粮食储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表面性状和储藏温度不同的糙米进行储藏实验,主要用测色色差计测定了糙米储藏过程的表面颜色变化。结果表明:用测色色差计可以检测到糙米储藏过程的米粒表面颜色的变化;储藏过程米粒表面的L值、a值、b值随着米粒表面损伤程度增大,储藏温度升高,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大;糙米储藏过程的色差△E值变化与脂肪酸值增加的趋势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r=0.90,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在建立色差△E值与脂肪酸值的关联的基础上,有用测色色差计测定色差△E值代替脂肪酸值测定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食品中粗蛋白质的新型分析方法,选择小麦为样品,用硫酸一过氧化氢混合溶液为消解剂,利用微波压力程序加热技术快速消解样品,用甲醛法将NH4^+转化为H^+,以KOH为标
本研究在30±1℃,相对湿度75%±5%的高纯氮气环境中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进行生物测定并检测结果。玉米象、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中山品系)、杂拟谷盗、赤拟谷盗(益阳品系)、
介绍了储粮害虫防护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指出高效低毒的防护剂有很好的前景。
通过对安徽省各类农产品仓库、加工厂等场所的调查,采集各类储藏物昆虫标本共1866份,经过整理、分类鉴定共发现储藏物昆虫143种,分析归纳了安徽省常见储藏物害虫和不同储藏环境
建立了巴豆酸为内标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快速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以DM—FFAP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0.25~3.0mg/mL浓
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粮食供应链系统中,力求实现供应链体系运行的快速与高效。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粮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粮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实现过程,最后对现存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了概述。
采用药膜法、拌粮法研究了高良姜、艾叶、臭椿树皮、蛇床子、香茹草、雷公藤6种中草药植物粉剂单独或其复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植物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