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化增长集中在中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2日—23日,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今年广州举办的高端国际会议之一,它吸引了外国驻穗机构代表及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生态城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1000多人前来参加。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特意给大会发来视频致辞,对广州主办这次大会表示祝贺。在致辞中,霍安·克洛斯还回忆起了他在2011年7月来广州时,参观了荔枝湾城市发展项目,这种区域的经济和旅游活动,令他印象深刻。
  霍安·克洛斯还提及,在2014年4月,联合国人居署的一个检查团,加入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活动,并为总体规划提供了技术性的修改建议。后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规划专家,在2014年11月去了卢旺达,与联合国人居署驻卢旺达国家工作队一起工作,为卢旺达的城市Bubavu和 Nyagatare的总体规划做出了修改。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联合国人居署对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工作坊成果表示高度赞扬。此外,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还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应人居署邀请选派技术人员赴人居署总部—肯尼亚内罗毕交流工作,担任人居署技术咨询司和城市规划局的城市规划顾问。
霍安·克洛斯,1949年6月29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医学系,博士学位。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

  联合国副秘书长对广州这次举办“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的高度赞赏,离不开广州多年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努力。广州通过对外交流,为广州城市规划走进国际项目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而广州城市规划也抓住了这个国际交流的际遇,从而为此次成功举办“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争取了机会。
  为此,南风窗记者专门采访了霍安·克洛斯,请他谈谈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建议,以及他眼中的中国城市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南风窗》:这次大会与会专家讨论了广州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请问你对广州的城市规划有何建议?
  霍安·克洛斯:联合国人居署推行三管齐下的方针,即重视城市的立法,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城市的经济和市政府的财政。这三方面的发展能有效推动城市和人类生活的转变,进一步提高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三个方面也应得到平衡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城市的基本服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城市的基本服务中尤为重要的方面包括水资源、公共卫生、废弃物处理服务、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安全的当地能源。
  我建议,包括广州在内全球的城市规划者,都应该重视这几个方面的城市规划,并将其运用于自身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布局中。
  《南风窗》:在2013年年末,你曾经在世界城市论坛上发表一系列的数据统计。你提到,截至2013年,全球有大约35亿人居住在城市,而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会增加25~30亿人。请问这一数据到现在是否有了更新?你能介绍一下最新的数据吗?
  霍安·克洛斯:到2007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世界总人口的54%居住于城市。新的城市化趋势数据表明,全球的城市人口现已接近39亿人,预计在2050年将增至63亿人。尽管亚洲的城市化程度并不算高,但是世界城市人口的53%居住于亚洲国家。
  其中,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球城市人口的30%。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25亿城市人口,预计其中37%来自于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
  在2014年,中国已经拥有6个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重庆、广州、天津和深圳。同时,有10个城市的人口位于500万至1000万之间。从全球的城市人口增长来看,接近96%的人口增长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南风窗》:就你所提到的情况来看,联合国人居署是否对此有持续跟进的研究项目?
  霍安·克洛斯:联合国人居署现今正在为第三次人类居住大会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关于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该项目由联合国人居署与纽约大学林肯学院及世界地球科学中心共同开发研究。我们现在的研究对象为全球20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并研究城市发展中定量和定性的特征,如城市扩张、密度分析和土地及住房市场等。
  此外,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处理城市化的贫困问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密不可分的,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联合国人居署正在对全球各个地区出现的城市贫困化,城市不平等及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自从15年前确立发展目标以来,中国已经成功让4.5亿人脱离了贫困。中国政府最重要的措施是积极发展以城市为基础,并且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极其有利的活动和项目。
  联合国人居署同时也在研究共同富裕。调查机构已经研究出一套新的监测系统,如城市繁荣提案,简称CPI。CPI既是衡量标准,又是一次政策交流。超过10个国家的350个城市正在使用这个以研究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CPI的重要之处在于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各个因素加以整合,并通过各维度评价城市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环境,社会包容度,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及立法,最终评价城市的政策和战略影响。加入了世界城市繁榮提案的城市正在使用这套系统追踪监测城市在全国和全球范围的表现,并了解城市在追求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变化。我很希望中国加入这一全球项目中,这一项目将是第三次人类居住大会的重点议题。
  《南风窗》:中国城市化很快速,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在你看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其他国家的城市是否也面临这些挑战?这些挑战跟中国的地域特点有何关联?
  霍安·克洛斯:迄今为止,全球的城市化增长大多发生在中国。中国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发展不平衡等,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城市中。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些挑战出现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规划不完善。如果城市能够进行详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城市会将成为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城市规划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的实际增长率做出相应规划,以更好地利用城市化进程中的机遇。
  尽管中国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特大城市,但是我们还需关注其他更重要的城市:即25个人口在1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城市。中国城市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这些城市中,所以这些城市面临的城市发展挑战跟特大城市相差无几,甚至更加严重。我们需要追踪监测相对较小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这些监测对评估当前和未来的城市规划需求非常重要。同时,这些监测也能更有效确定政策的重点,以推动全国城市和农村更具包容度,更加平等的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中国的城市化曾经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城市化曾经大幅度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成长。这一过程中,仍需重视减轻极端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但是,中国在创建或巩固新城市的配置方面值得全球的城市学习,如特大区域和城市的走廊地带。这些配置是经济增长、生产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
  《南风窗》:你在上海世博会上提到,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如果中国能发展出一套城市规划体制,以适应未来城市化前期阶段的发展需求,那么这套体制将成为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最佳实践。你认为哪些发展模式是足够先进的,并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在这些先进的发展模式中,适用于中国的有哪些?
  霍安·克洛斯:因为每个城市在地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联合国人居署并不主张将某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套用于另一城市。但是,我也说过,我们建议城市在三个方面加强城市的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立法和城市及市政府的财政。
  如果中国能根据现实的城市状况,平等对待并平衡发展以上三个方面,我相信中国能够利用城市化的成果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据2010年官方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的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4亿人。这个数字,比德国、法国、英国这些科技大国中任何一国的总人口还要多。而今年2月科技部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在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但量多不等于质高,庞大不等于强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的中国,远非人才强国。今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3年1月19日下午3时,河南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因强烈反对河南平坟出名、未能连任政协常委的赵克羅出现在列席名单中,再次引起媒体关注。实际上,让未连任省政协常委列席会议是按规定的“公事公办”,赵克罗告诉《南风窗》记者自己并没有去,因为“列席人员不是政协委员,且没有提案权,仅听会而已 ”。  近年来微博兴盛于中国网络,因微博“丢官”的人也越来越多,河南的赵克罗大概是最新的一位,但
7月底在夏威夷落幕的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部长级会议谈判无果而终,也未能确定下一次部长级会议时间,多少有点令人诧异。前不久奥巴马总统历经艰难取得国会赋予的“快车道权限”,使得美国政府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贸易谈判,无须担心国会以后对协定内容进行任何修改。有了这项授权,美国谈判人员曾表示 TPP 谈判可望在数周内结束,似乎对美国来说,TPP 路上最难的障碍只是国内的分权制衡体制。但最近一轮的谈判表明
图/ 阎芳  见到雪珥,我说他长得像古龙,他嘿嘿一笑说,“我比古龙要帅。”  这倒是事实。古龙有强烈的小说代入感,主要代入的是小说中的“酒鬼”,相由心生么,于是一脸的酒精味,无力、沧桑和邋遢。  雪珥在作品中也有强烈的历史人物代入感,但他力求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择机平衡,酒不及乱。要照相了,还要摸出一把梳子,理一理本来就挺整齐的头发。  非理性,无以观史,非感性,无以活史。他关于晚清的历史著作中,充满
关于通货膨胀,在我的个人体验中有两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一是在1990年代中期,如果沒记错的话,是我上高二的那年,当时住校,在食堂吃饭。起初,一碗米饭5毛钱,忽然间涨到了8毛,没多久又涨到了1块。五毛的差价看似不大,但涨幅是100%。  二是2008年我出国读书一年,回来后发现一块豆腐卖一块钱了,而就在一年前,价钱还是5毛。涨幅也是100%。  通货膨胀,老百姓的话叫“钱毛了”,“钱不值钱了”。通
6月至今的A股沉浮,又一次强化了这是一个“资金市”的事实。它的涨跌,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关系不大,而只和多少钱涌进来炒股有关。  但在资金大进大出的背后,却是A股固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平衡传统的再次演绎。股市的利益攸关者,比如各类金融机构,它们是最积极的“造市者”,它们只要做出一个吸引资金入市的“局”,投资者便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裹挟而入。这一次,杠杆是最有效的做局工具。  而掌握权力的监管者,既要适
201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10周年。曾几何时,不少国人津津乐道“美国借伊拉克战争控制中东石油”,如今,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份额不及中国、英国、俄罗斯甚至马来西亚,又有人在渲染美国在中东的败退,鼓吹中国利用值守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机会替代美国守卫波斯湾出海航道,逐步地实现中美在中东的角色换位。而对于美国国内方兴未艾的“页岩气革命”,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既然美国自己的石油供给不再依赖中东,华
前些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驻美国记者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追问发言人纽兰的新闻,这段视频在网上也很受追捧。记者就美国对钓鱼岛问题所持的立场连环追问,通过提问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本质展示了出来。纽兰后来无言以对,只能打断记者的提问,寻求下一个问题。  这位记者的表现是非常好的,问题提得逻辑清晰,言之有据,态度上不卑不亢。有很多人夸这位记者英文好,其实这倒没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到英语国家
2010年是保障性住房“大跃进”的一年,而根据中央部署,2011年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还将翻倍。但保障性住房在数量、资金和建成之后的分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是保障性住房“大跃进”的一年,580万套、792亿元财政资金的投入,无论是从建设数量目标上,还是从投资金额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年。而根据中央部署,2011年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还将翻倍。  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奥巴马6月1日在白宫会见东南亚国家青年领袖时表态称,中国对南海的一些主权主张可能是合法的。此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双方亦未如外界预测的那样激烈交锋。美防长卡特(以及参议员麦凯恩)在香会上的发言,被评论为“比较柔和与平衡”,除了继续在夏威夷说过的一套外,他也提到多国都在南海制造“新的事实”,主张推进中美两军关系。尽管菲律宾总统访日期间仍就南海争端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