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罐钢焊接热影响区模拟研究

来源 :材料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接热循环对石油储罐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80~100kJ/cm的大热输入下,热影响区仍能够保持良好的低温韧性;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实验钢CGHAZ组织变粗大,低温冲击功下降;钢中弥散分布着大量细小TiN粒子,在焊接热循环中抑制原奥氏体长大和作为形核点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是保证钢板具有良好的抗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采用涡流阵列系统对321不锈钢疲劳早期损伤进行了检测与评估。整个疲劳过程中涡流幅值的变化分为快速增长、稳定和加速增长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涡流幅值与循环周次对数之间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2A50锻铝缺口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含裂纹的CT检测试样。对疲劳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分析了裂纹CT图像的损伤特点;引入了参考平面,将
采用"离位"增韧技术对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了层间增韧,然后对增韧和未增韧的两种双马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准静态压入及冲击后压缩剩余强度试验研究,并用超声C扫描和
采用超声疲劳试验方法和试样尺寸相近的高频疲劳试验方法对S06钢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将试验数据和试样断口形貌进行对比,研究超声疲劳试验方法对S06钢疲劳性能和裂纹萌生机制的
为了满足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建立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提高人体解剖学教育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和
综述了均一球形微米级粒子的几种重要制备方法,包括切丝或打孔重熔法、雾化法、均匀液滴喷射法以及脉冲小孔喷射法等,介绍了各类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稀土Nd对热挤压Mg-5.0Y-xNd-0.6Zr(x=0,1.0,2.6,4.2,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对熔化后的BCuP-5钎料进行XRD分析,并用BCuP-5钎料真空钎焊紫铜,用扫描电镜对钎缝组织进行分析研究,利用EDX能谱分析钎缝中各相元素含量,探讨钎缝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钎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