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的实施,病人对医院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产科护理由于涉及母婴两个特殊的护理服务对象,专业性强,病情复杂多变。而产科新上岗护士由于临床经验欠缺,专业技术操作不熟练,应变能力缺乏,特别是面对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新生儿,产科护理安全问题在新上岗护士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如何预见并规避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帮助产科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环境,确保护理安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潜在的安全隐患
1 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高期望值与新上岗护士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科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只生一个孩子”的基本国策使得孕产妇及家属对怀孕分娩过程以及产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产生不能有任何疏忽的紧张意识。
2 产科新上岗护士面临巨大职业压力。(1)专科理论、操作专业性非常强。例如:产程观察、胎儿监护、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等,需要产科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新上岗护士所学护理理论与临床应用之间还达不到有效融合和联系,存在一个衔接过程,处于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结合的磨合期。这一时期是产科新上岗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高发期,面临着巨大心理压力。
(2)面对的是母婴两个特殊的护理对象。孕产妇特别是伴有合并症、并发症的患者,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病情变化快,预见性难,一旦出现问题,产妇、家属则难以理解和接受,极易引起纠纷。
(3)各种应激源的刺激:临产妇痛苦的喊叫声,担心工作疏忽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损伤的焦虑、自责的心理,家属对产科医疗工作高危险性认识不足造成的不理解而引发的护患矛盾,以及新生儿畸形等,这些应激源容易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影响工作质量,甚至患上身心耗竭综合征(BS)。
3 病人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增强与产科新上岗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之间存在差距。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处理医疗纠纷中适用举证例置的原则,病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科新上岗护士对产科高危病人、高危病情意识不强,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
4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产科新上岗护士在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专业术语不规范,护理记录口语化,描述病情的语言欠准确、精炼等特点。而护理文件作为法律文件在举证倒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记录完及进、完整、准确。
二、防范对策
1 培养新上岗护士临床决策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根据产科专业特点,为新上岗护士制定《产科规范化培训计划》、《五年以下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每月组织学习和考核。实践证明,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是一种既能快速提高新护士的专业水平又能有效规避和防范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长应有意识让新上岗护士参加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放手锻炼其操作技能,并及时反馈、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使新上岗护士快速成长。
2 注重法律意识和慎独精神的培养。(1)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组织新上岗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临床实践开展护理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学习和探讨,弄清楚护士在护理行为中的责任和义务、病人的权力等。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对手术病人,危重病人,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产妇应具有高危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2)注意培养慎独精神慎独是指医务工作者在没有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反映出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产科工作涉及母婴两个护理对象,特别是面对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强调团队协作,加强产科新上岗护士的心理调试能力引导产科新上岗护士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与困境,使之快速融入团队,参与团队建设。培养业余兴趣和爱好,多渠道缓解工作压力。组织“我的科室,我的团队”演讲比赛,通过演讲增强凝聚力,让新上岗护士更加了解团队,从个人发展出发,对团队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促进个人融入团队。
(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注重工作中沟通技巧培养组织产科新上岗护士学习统一、规范的护理文件书写格式,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语言要求和考核认定标准,定期组织学习并考核。在工作中注意培养专业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技巧的培养,结合实际工作讲授语言应用案例,教会新上岗护士在什么场合应该如何说,说什么,培养恰当把握、驾驭、揣摩患者和家属心理和情绪的能力,避免因语言不当造成护患纠纷和投诉。
综上所述,对产科新上岗护士需要根据其个人特点,结合专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才能有效规避其在新上岗到完全胜任工作这一磨合阶段的护理安全隐患。
一、潜在的安全隐患
1 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高期望值与新上岗护士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科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只生一个孩子”的基本国策使得孕产妇及家属对怀孕分娩过程以及产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产生不能有任何疏忽的紧张意识。
2 产科新上岗护士面临巨大职业压力。(1)专科理论、操作专业性非常强。例如:产程观察、胎儿监护、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等,需要产科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新上岗护士所学护理理论与临床应用之间还达不到有效融合和联系,存在一个衔接过程,处于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结合的磨合期。这一时期是产科新上岗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高发期,面临着巨大心理压力。
(2)面对的是母婴两个特殊的护理对象。孕产妇特别是伴有合并症、并发症的患者,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病情变化快,预见性难,一旦出现问题,产妇、家属则难以理解和接受,极易引起纠纷。
(3)各种应激源的刺激:临产妇痛苦的喊叫声,担心工作疏忽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损伤的焦虑、自责的心理,家属对产科医疗工作高危险性认识不足造成的不理解而引发的护患矛盾,以及新生儿畸形等,这些应激源容易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影响工作质量,甚至患上身心耗竭综合征(BS)。
3 病人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增强与产科新上岗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之间存在差距。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处理医疗纠纷中适用举证例置的原则,病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科新上岗护士对产科高危病人、高危病情意识不强,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
4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产科新上岗护士在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专业术语不规范,护理记录口语化,描述病情的语言欠准确、精炼等特点。而护理文件作为法律文件在举证倒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记录完及进、完整、准确。
二、防范对策
1 培养新上岗护士临床决策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根据产科专业特点,为新上岗护士制定《产科规范化培训计划》、《五年以下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每月组织学习和考核。实践证明,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是一种既能快速提高新护士的专业水平又能有效规避和防范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长应有意识让新上岗护士参加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放手锻炼其操作技能,并及时反馈、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使新上岗护士快速成长。
2 注重法律意识和慎独精神的培养。(1)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组织新上岗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临床实践开展护理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学习和探讨,弄清楚护士在护理行为中的责任和义务、病人的权力等。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对手术病人,危重病人,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产妇应具有高危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2)注意培养慎独精神慎独是指医务工作者在没有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反映出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产科工作涉及母婴两个护理对象,特别是面对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强调团队协作,加强产科新上岗护士的心理调试能力引导产科新上岗护士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与困境,使之快速融入团队,参与团队建设。培养业余兴趣和爱好,多渠道缓解工作压力。组织“我的科室,我的团队”演讲比赛,通过演讲增强凝聚力,让新上岗护士更加了解团队,从个人发展出发,对团队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促进个人融入团队。
(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注重工作中沟通技巧培养组织产科新上岗护士学习统一、规范的护理文件书写格式,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语言要求和考核认定标准,定期组织学习并考核。在工作中注意培养专业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技巧的培养,结合实际工作讲授语言应用案例,教会新上岗护士在什么场合应该如何说,说什么,培养恰当把握、驾驭、揣摩患者和家属心理和情绪的能力,避免因语言不当造成护患纠纷和投诉。
综上所述,对产科新上岗护士需要根据其个人特点,结合专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才能有效规避其在新上岗到完全胜任工作这一磨合阶段的护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