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尽管各国政府首脑一再宣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世界范围内,贸易争端却不断涌现,特别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风潮,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中美轮胎特保案为出发点,分析了加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培训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轮胎特保案;贸易规则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64-02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的事件回顾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中美轮胎特保案正式爆发。
所谓“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在保障措施方面作出的一项特殊承诺。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产品在出口到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轮胎特保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案例。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争端数量和设置的贸易壁垒数量不断上升。2008年,美国对中国产玩具质量问题发难,中国为此取消了数百家企业的出口资格。2009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低成本轮带征收最高55%的惩罚性关税。2009年6月23日,美国、欧盟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向中国提出磋商要求,指责中国针对一系列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等扭曲了国际贸易,提高了国际售价,令欧美下游产业蒙受损失。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代表欧盟六家铝车轮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递交了对中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合金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显然,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西方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或是挑起贸易争端已经不是单纯的个案问题。
轮胎特保案之所以在众多贸易争端中引人注目,主要原因在于该案是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首起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会导致其他国家竞相效仿,以致于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和出口部门的就业。
二、新形势下加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培训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几乎每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而贸易保护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和延长了经济危机。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各国纷纷出台经济保护措施和贸易保护方案,中美轮胎特保案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的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有关游戏规则的培训。
1. 加强对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学习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WTO及其争端解决机构的作用,通过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的数量激增。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自建立以来,已经成功解决了多起国际贸易争端。据WTO数据显示,自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开始运行,至2004年10月25日,已有317起争端提交到WTO争端解决机制;而在关贸总协定(GATT)存在的50年中,总共受理的国际贸易争端仅为238起。据估计,近几年的贸易争端有80%是在WTO的协调之下或者通过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的,15%以上则是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的。如果需要在WTO框架内解决贸易争端,就必须对WTO内部争端的解决程序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 加强对国际贸易摩擦新动向的学习
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在贸易保护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要想在贸易制裁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就必须加强对有关贸易保护新动向的学习。目前,发达国家与我国企业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一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200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频繁推出新的措施,对进口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实施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欧盟通过了《玩具安全指令提案》,某些国家还试图通过征收碳关税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二是滥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2008年下半年,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20起,比2008年上半年的88起高出36%。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5月,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多达46起,涉案金额76.36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2亿美元。三是提高进口关税。2008年下半年,约2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在约束关税范围内提高了进口关税,使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和轮胎等行业出口受到影响。四是出台扶持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的政策。欧盟采取以支持融资为主的方式向生产部门和企业提供补贴,欧委会统一放宽了各成员国对企业补贴的政策约束。美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明确写入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所以,只有掌握国际贸易摩擦的最新动向,才能有效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
3. 加强解决贸易争端成功案例的学习
出口企业不仅要了解有关贸易规则,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武器和国际贸易规则来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或贸易壁垒。在这个方面,国内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以福耀玻璃反倾销为例,该企业成功运用法律手段化解了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诉讼。2001年3月,中国汽车玻璃生产厂商福耀玻璃收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来的关于对中国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在美国销售的反倾销调查问卷。2002年2月4日,美国商务部开始对福耀玻璃在美销售的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加征9.67%的反倾销税。同年4月,福耀玻璃及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绿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美国商务部提出诉讼,请求推翻美国商务部不公正的裁决。2003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此作出初步裁决,对福耀玻璃上诉状上9项主张中的8项予以肯定,同时发出命令书将该案退回商务部要求重审。2004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终裁结果,福耀玻璃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挡风玻璃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行政复审的初裁倾销率由原11.80%降低至0.13%。同时退还了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缴纳的反倾销税。
三、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国外市场的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贸易壁垒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和规避,以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首先,在应对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方面,国内企业要做好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优化市场结构,尽快转换竞争方式,从“以价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和“以技术取胜”,积极利用商标品牌、原产地标志、包装、广告等其他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把出口竞争转变为高价竞争。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内企业互相压价、自相残杀,避免降低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和创汇率;另一方面也避免出口产品低价进入进口国市场,引发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企业实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其次,对于遭遇到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要积极应诉。依据WTO和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抗辩,并积极寻求政府和相关产业协会提供支持,联合同行业企业共同应对,必要时采取报复措施。针对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企业需要对出口目的国的各种技术标准和法规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严格以此为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档次,避免这些技术壁垒的限制;对于那些不合理的技术标准,可以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将其提交WTO技术专家组和专门委员会进行裁决,要求对方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规定撤消这些技术壁垒。
最后,在突破和规避国外的贸易壁垒的同时,当国外商品大量、以较低价格进入我国市场,并对国内企业产生冲击和危害时,我国受害企业应该积极地向政府部门提出进行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要求,通过实施贸易救济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 葛壮志.试析WTO多边贸易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 国际关系学报.2008,(3).
[4] 李源.美国轮胎特保案引发的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10).
[5] 张凌宁.中美轮胎特保案:政治所累的贸易保护主义[J].WTO经济导刊,2009,(9).
[6] 李秀娟,尤宏兵.中外贸易摩擦与中国对策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轮胎特保案;贸易规则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64-02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的事件回顾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中美轮胎特保案正式爆发。
所谓“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在保障措施方面作出的一项特殊承诺。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产品在出口到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轮胎特保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案例。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争端数量和设置的贸易壁垒数量不断上升。2008年,美国对中国产玩具质量问题发难,中国为此取消了数百家企业的出口资格。2009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低成本轮带征收最高55%的惩罚性关税。2009年6月23日,美国、欧盟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向中国提出磋商要求,指责中国针对一系列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等扭曲了国际贸易,提高了国际售价,令欧美下游产业蒙受损失。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代表欧盟六家铝车轮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递交了对中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合金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显然,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西方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或是挑起贸易争端已经不是单纯的个案问题。
轮胎特保案之所以在众多贸易争端中引人注目,主要原因在于该案是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首起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会导致其他国家竞相效仿,以致于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和出口部门的就业。
二、新形势下加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培训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几乎每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而贸易保护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和延长了经济危机。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各国纷纷出台经济保护措施和贸易保护方案,中美轮胎特保案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的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有关游戏规则的培训。
1. 加强对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学习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WTO及其争端解决机构的作用,通过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的数量激增。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自建立以来,已经成功解决了多起国际贸易争端。据WTO数据显示,自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开始运行,至2004年10月25日,已有317起争端提交到WTO争端解决机制;而在关贸总协定(GATT)存在的50年中,总共受理的国际贸易争端仅为238起。据估计,近几年的贸易争端有80%是在WTO的协调之下或者通过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的,15%以上则是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的。如果需要在WTO框架内解决贸易争端,就必须对WTO内部争端的解决程序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 加强对国际贸易摩擦新动向的学习
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在贸易保护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要想在贸易制裁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就必须加强对有关贸易保护新动向的学习。目前,发达国家与我国企业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一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200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频繁推出新的措施,对进口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实施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欧盟通过了《玩具安全指令提案》,某些国家还试图通过征收碳关税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二是滥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2008年下半年,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20起,比2008年上半年的88起高出36%。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5月,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多达46起,涉案金额76.36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2亿美元。三是提高进口关税。2008年下半年,约2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在约束关税范围内提高了进口关税,使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和轮胎等行业出口受到影响。四是出台扶持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的政策。欧盟采取以支持融资为主的方式向生产部门和企业提供补贴,欧委会统一放宽了各成员国对企业补贴的政策约束。美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明确写入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所以,只有掌握国际贸易摩擦的最新动向,才能有效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
3. 加强解决贸易争端成功案例的学习
出口企业不仅要了解有关贸易规则,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武器和国际贸易规则来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或贸易壁垒。在这个方面,国内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以福耀玻璃反倾销为例,该企业成功运用法律手段化解了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诉讼。2001年3月,中国汽车玻璃生产厂商福耀玻璃收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来的关于对中国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在美国销售的反倾销调查问卷。2002年2月4日,美国商务部开始对福耀玻璃在美销售的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加征9.67%的反倾销税。同年4月,福耀玻璃及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绿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美国商务部提出诉讼,请求推翻美国商务部不公正的裁决。2003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此作出初步裁决,对福耀玻璃上诉状上9项主张中的8项予以肯定,同时发出命令书将该案退回商务部要求重审。2004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终裁结果,福耀玻璃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挡风玻璃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行政复审的初裁倾销率由原11.80%降低至0.13%。同时退还了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缴纳的反倾销税。
三、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国外市场的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贸易壁垒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和规避,以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首先,在应对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方面,国内企业要做好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优化市场结构,尽快转换竞争方式,从“以价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和“以技术取胜”,积极利用商标品牌、原产地标志、包装、广告等其他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把出口竞争转变为高价竞争。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内企业互相压价、自相残杀,避免降低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和创汇率;另一方面也避免出口产品低价进入进口国市场,引发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企业实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其次,对于遭遇到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要积极应诉。依据WTO和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抗辩,并积极寻求政府和相关产业协会提供支持,联合同行业企业共同应对,必要时采取报复措施。针对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企业需要对出口目的国的各种技术标准和法规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严格以此为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档次,避免这些技术壁垒的限制;对于那些不合理的技术标准,可以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将其提交WTO技术专家组和专门委员会进行裁决,要求对方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规定撤消这些技术壁垒。
最后,在突破和规避国外的贸易壁垒的同时,当国外商品大量、以较低价格进入我国市场,并对国内企业产生冲击和危害时,我国受害企业应该积极地向政府部门提出进行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要求,通过实施贸易救济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 葛壮志.试析WTO多边贸易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 国际关系学报.2008,(3).
[4] 李源.美国轮胎特保案引发的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10).
[5] 张凌宁.中美轮胎特保案:政治所累的贸易保护主义[J].WTO经济导刊,2009,(9).
[6] 李秀娟,尤宏兵.中外贸易摩擦与中国对策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