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学业自我概念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总体状况良好,性别、年级、家庭收入、是否学生干部等人口变量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差异显著,且能力自我概念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回归作用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0
一、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研究领域逐步受到关注,尤其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姚计海,2003)。Shavelson等人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层次理论模型,该模型将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此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着将目光投向学业自我概念的领域。初中生处于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中面临“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两级之间的矛盾的年龄阶段。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其自我概念快速发展。本文对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现状进行研究。同时考查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随机抽取一所普通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87.7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采用周国韬、贺岭峰修订的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中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其包括能力自我、成绩自我、班级自我三个维度。
3、施测程序
本研究采用团体施测法,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施测结束后,从教务处获取被试的最近一次月考成绩,并以年级为单位分学科,转换为Z分数。学业成绩总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学业成绩相加的总分转化得到的Z分数。
三、结果
3.1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描述
整体而言,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均处于中上等水平(中等为2.5分)。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M=3.383,SD=0.712。其中,以班级自我概念最高M=3.571,SD=0.767,成就自我概念最低M=3.135,SD=0.848。可见,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其班级自我概念最好,而成就自我概念最差。可能是因為大部分老师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侧重强调班级概念,而对于成就自我概念的理解相对欠缺。
3.2不同背景变量下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在初中生的能力自我概念与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3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考察学业自我概念总量表及其三个维度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结果显示,能力自我概念、成绩自我概念与各科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班级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语文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学业自我概念总分与语文学业成绩、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见表1.
3.4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以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作为预测变项,初中生学业成绩为效标变项,进行复回归分析,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回归作用。学业自我概念分为能力自我概念、成就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三个维度,故以述之3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2所示,预测变项为初中生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为自变量,预测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得知初中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测变量为能力自我概念(R=0.257,R2=0.257,四分析和讨论
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总体而言,其班级自我概念最好,而成就自我概念最差。可能是因为大部分老师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侧重强调班级概念,而对于成就自我概念的理解相对欠缺。就性别而言,女生的能力自我概念与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在初中阶段均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更多的进行自我探索,更加敏感与观众自我。就年级差异而言,在能力自我概念上,初一学生现状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在成就自我概念与班级自我概上,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在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上,初一学生现状高于初二、初三学生。总之,年级低的自我概念水平相对较好。同时,学生干部在能力自我概念、成就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方面均优于非学生干部。
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和三个子维度中,除班级自我概念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不显著,其余均与语文学业成绩、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密切相关。进一步从学业自我概念各维度对学业成绩总分的回归研究发现:当学业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为自变量,预测变项为初中生学业成绩做多元回归分析时,能力自我概念对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回归作用显著。不难发现,初中生对自我能力的感知与认同是很重要的,并且影响着其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9,1,18-23
中图分类号:G630
一、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研究领域逐步受到关注,尤其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姚计海,2003)。Shavelson等人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层次理论模型,该模型将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此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着将目光投向学业自我概念的领域。初中生处于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中面临“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两级之间的矛盾的年龄阶段。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其自我概念快速发展。本文对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现状进行研究。同时考查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随机抽取一所普通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87.7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采用周国韬、贺岭峰修订的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中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其包括能力自我、成绩自我、班级自我三个维度。
3、施测程序
本研究采用团体施测法,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施测结束后,从教务处获取被试的最近一次月考成绩,并以年级为单位分学科,转换为Z分数。学业成绩总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学业成绩相加的总分转化得到的Z分数。
三、结果
3.1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描述
整体而言,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均处于中上等水平(中等为2.5分)。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M=3.383,SD=0.712。其中,以班级自我概念最高M=3.571,SD=0.767,成就自我概念最低M=3.135,SD=0.848。可见,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其班级自我概念最好,而成就自我概念最差。可能是因為大部分老师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侧重强调班级概念,而对于成就自我概念的理解相对欠缺。
3.2不同背景变量下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在初中生的能力自我概念与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3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考察学业自我概念总量表及其三个维度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结果显示,能力自我概念、成绩自我概念与各科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班级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语文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学业自我概念总分与语文学业成绩、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见表1.
3.4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以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作为预测变项,初中生学业成绩为效标变项,进行复回归分析,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回归作用。学业自我概念分为能力自我概念、成就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三个维度,故以述之3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2所示,预测变项为初中生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为自变量,预测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得知初中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测变量为能力自我概念(R=0.257,R2=0.257,四分析和讨论
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总体而言,其班级自我概念最好,而成就自我概念最差。可能是因为大部分老师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侧重强调班级概念,而对于成就自我概念的理解相对欠缺。就性别而言,女生的能力自我概念与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在初中阶段均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更多的进行自我探索,更加敏感与观众自我。就年级差异而言,在能力自我概念上,初一学生现状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在成就自我概念与班级自我概上,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在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上,初一学生现状高于初二、初三学生。总之,年级低的自我概念水平相对较好。同时,学生干部在能力自我概念、成就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方面均优于非学生干部。
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和三个子维度中,除班级自我概念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不显著,其余均与语文学业成绩、数学学业成绩、英语学业成绩及学业成绩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密切相关。进一步从学业自我概念各维度对学业成绩总分的回归研究发现:当学业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为自变量,预测变项为初中生学业成绩做多元回归分析时,能力自我概念对才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回归作用显著。不难发现,初中生对自我能力的感知与认同是很重要的,并且影响着其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9,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