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1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用于供者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GVHD模型,以C57BL/6H-2b为供鼠,rhIL-11、rhG-CSF或二者联合应用作为动员剂,BALB/CH-2d受鼠经致死剂量(8.0 Gy)照射后随机分为5组,A组为单纯照射组(10只),B组为GVHD对照组(18只),C组为G-CSF移植组(18只),D组为IL-11移植组(18只),E组为联合移植组(18只),在照射后4 h移植供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存期和病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嵌合体形成情况,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各组(B、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d存活率B、C、D、E组分别是:0、27.3%(3/11)、36.4%(4/11)、63.6%(7/11).B组小鼠均出现GVHD病理改变,其程度与发生GVHD的时间密切相关,GVHD发生越早,病理改变越重;E组有3只小鼠在移植后20 d内发生GVHD,病理程度改变较其他各组轻.与B、C、D组相比,E组移植后14 d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较低(92 pg/ml±14 pg/ml vs 172 pg/ml±31 pg/ml、132 pg/ml±23 pg/ml、117 pg/ml±28 pg/ml,均P<0.01),IL-4的水平较高(36 pg/ml±7 pg/ml vs 16 pg/ml±4 pg/ml、26 pg/ml±4 pg/ml、24 pg/ml±4 pg/ml,均P<0.05),D、E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近,但明显低于B、C组(均P<0.01),并且E组对宿主抗原的淋巴细胞增殖均低于B、C、D组(0.22±0.08 vs 0.87±0.14、0.54±0.21、0.49±0.18,均P<0.01).结论 rhIL-11联合rhG-CSF用于供者能产生协同作用,减轻GVHD,其机制可能与受者体内T细胞向Th2细胞因子极化、炎症介质如TNF-α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A)介导,临床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等,实验室血清检
目的观察Staheli手术治疗儿童髋臼发育不良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McKay髋关节临床和Willett X线片评定标准,对术后3~7年的15例(16髋)的疗效予以评价.结果临床优14例,15髋;良1例.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术前为(35.13±5.52)°,术后为(11.81±5.71)°;CE角术前为(-0.13±7.21)°,术后为(42.50±4.58)°;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术前组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