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是这样练成的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描述
  在最近的一节足球队训练课上,我最喜爱的队员也是球队的主力守门员——李阳(化名)消失了!当天的训练课上一直没有出现他的身影,他也没有和我请假。正当我疑惑不解时,一名队员告诉我说:“老师,李阳他罢工了,他说他以后都不想来踢足球了,他去参加阅读社团了。”还有一个月区足球联赛就要开始了,没有守门员可不行,我着急地赶到图书室,见到李阳一个人抱着书在后排角落发呆,一个活泼开朗的男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文静”了?我边想边把他叫了出来,询问他最近怎么不来参加足球训练,是不是受伤了,还是发现新的爱好了。一开始他还不愿意理我,泪水在眼眶里倔强地打转,再次询问后他才低着头告诉我:“老师,我想踢足球,我想当前锋,我不想做守门员……”
  二、案例分析
  李阳的言行深深地刺痛了我,体育课上对踢足球充满狂热激情的男生竟然放弃参加足球队!这使我感到震惊和自责。在与他相互交流感想,了解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后,我反思了自己执教的过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析了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1.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
  根据每一位队员的技术和特点安排他们的场上位置是球队发挥最大战斗力并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足球队前几年的表现总是攻强守弱,前锋位置人才济济,而守门员位置则显得非常薄弱。于是今年我暗暗做出调整,把身体素质不错,身高、腿长、反应速度快的李阳从前锋改成了守门员。为了足球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李阳一开始还是愿意服从我的安排的。但是看到他近期消极的表现,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踢足球最不喜欢的位置就是守门员,一位渴望进球的前锋成了守门员,可以想象李阳的内心应该是非常不情愿的。消极的心态造成了他参与学练的热情减退,训练中本来可以轻松掌握的运动技能,他也变得不愿意去尝试,最终导致学练效果不理想,甚至对足球运动丧失兴趣。
  2.寻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多次强调队员要绝对服从教练员的安排,球队的团结重于一切,李阳虽然有一些不情愿但还是能服从安排。在侧扑接球动作练习时李阳动作缓慢,不敢果断倒地,扑球总是脱手,在没有教练督促的情况下他竟自己在球门里玩儿了起来。对于李阳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消极状态,我不仅没有及时了解原因给予帮助,并且还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斥责李阳,缺乏建设性的评价和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踢球的积极性,伤害了李阳的自尊心,这也是导致李阳退出足球队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策略
  找出问题的原因后,我又多次和李阳进行了交流:“表现自己的同时更要赢得比赛,带领球队走得更远也是一位伟大球员的担当。”李阳同意了我的看法。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我通过改变比赛形式、增强队员荣誉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等方法,让李阳在表现自我的同时赢得比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欲擒故纵”
  在教学比赛中,我安排李阳做A队的队长,穿上象征主力球员的绿马甲,并给他戴上了队长袖标,由他来安排队员的场上位置。不过我特意分给他几个个人能力较弱的队员,果不其然,最弱的队员都被他安排到守门员和后卫的位置,而李阳一个人顶在前面做前锋,比赛中后场队员被压制,球传不出来,虽然渴望进球的队长频频参与防守,可还是被B队打成了“马蜂窝”。队长李阳还和自家守门员吵了起来,指责守门员成了“黄油手”。赛后总结时,我特意给他机会做失利总结,他终于意识到守门员的重要性了。
  2.“鱼和熊掌”兼得
  为了满足李阳做前锋进球的心愿,我和他约法三章:比赛上半场作为守门员首发登场,如果球队后防压力小,下半场他可以做前锋参与球队进攻。在这次区足球联赛的小组赛阶段,我校足球队表现出色,4场比赛进19球,0失球,李阳发挥极其出色,守门时高接低挡,多次扑出了对方的单刀球,做前锋时还进了2个球,并直接助攻多个进球,真是“攻可摧城拔寨,守是万夫莫开”,学校足球队最终依靠犀利的进攻和出色的防守顺利进入决赛圈。训练中我告诫队员们决赛阶段都是强队,一定要重视起来,李阳每次训练都早早带好了守门员手套赶过来,训练中英勇果断、反应快速,回家后还要求他的父亲带着他进行加练。
  3.评选最佳球员
  小组赛时每场比赛都会评选出一名最佳球员,为了鼓励李阳能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继续神勇发挥,同时结合最近几场比赛中李阳的出色表现,4场小组赛的最佳球员评选有两次都是李阳,这更坚定了他做一名出色守门员的决心。他在赛场上出现失误时,我会及时给予鼓励,每一次成功扑救后我就马上大声表扬,不吝啬掌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淘汰赛阶段,依靠守门员的出色表现,学校足球队连续淘汰多支强队进军决赛。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每位队员都拼尽了全力,但最终由于实力上的差距与冠军失之交臂。虽然屈居亚军,但这也是学校足球队近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我们第一次拿到了“市长杯”的门票,李阳成为了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门神”。
  四、案例反思
  回顾整个事件过程,我认为李阳不愿意留在足球队并不是由于对足球不喜爱了,而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缺乏了解,教师教学评价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爱心。有一部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并不是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心理的波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满足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发展需求,还是坚持学生要服从教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要无条件执行,满足教师个人的课堂需求……那我们的课堂将是死水一潭,这是为教而教,而不是为学而教。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要做到善于观察思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从对踢足球充满了狂热激情到放弃参加足球队,李阳的运动参与态度发生了剧烈改变,类似现象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常有发生的,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运动参与热情改变的现象,探寻学生思想波动的原因,善于观察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用积极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运动参与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健康的人生观的主要途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心理波动和学习的态度变化是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启教学智慧,保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满足他们表现自我、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机智化解,四两拨千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慎用批评话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共同成长,多一些鼓励、表扬,激发学生潜能,因为学生的潜能无限大!
其他文献
研讨背景:目前,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许多学生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学习的同时不忘锻炼身体。近期,多地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居家体育锻炼方案与指南,而学生居家参与体育锻炼,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尤为重要,本期话题研讨旨在指导学生居家进行科学锻炼,制订科学适宜的“居家运动”运动量,真正使得“居家运动”成为提高学生身体免疫力和健康水
新兴体育项目是指新创编的或新兴起的,正处于逐步发展、推广中的体育项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把新兴体育项目定义为:“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国内新创或国内开展不久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项目。”新兴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时尚性、休闲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不仅在教学层面对传统运动项目资源的有效补充,而且是满足现代青少年学生对运动时尚追求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适当引入新兴运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性质”的“健身性”指出:“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運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动作、组织、氛围等方面,分析改进体能练习的策略,从而达到过程增“趣”、效果添“味”的效果。  一、增加动作多样性,满足好奇心  问题分析:在常态体能练习中,教师多采用定时、定量等带有一定负荷量的规定动作。这种体能练习内容的单一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的核心,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应精心设计并组织问题优化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并围绕学生的问题探索和激发能力培养组织教学活动,并在已有的知识架构内,寻找适当的行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涉及课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时,应思考在哪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疑问,这
推铅球作为田径项目开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曾经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田径教学中广泛开展,近年来由于学生体育课安全因素的考量,一些学校将其从日常教学内容中删除。为促使更多青少年接触到铅球项目,国际田联本着参与性、教育性、安全性的原则研制开发了软式铅球,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到基础田径运动项目学习中去。软式铅球不仅有效解决了安全问题,更能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推铅球动作主要包括背向滑步推铅球和原地推铅球两种,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建构了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学业质量要求。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精神长相、行为习惯、认知倾向与价值追求等方面不断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的重构:从传统的追求动作铸型、体能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看《加勒比海盗》、玩《王者荣耀》长大的孩子,我们能否站在儿童和家长的视角,以“用户需求”思维,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体育学科,激活学生学练欲望呢?笔者在一节二年级体育课上进行了尝试。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到“池塘边”挑战小青蛙,学习“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学生:有!(場地布置成池塘,包括体感交互一体机也呈现池塘景象,学生通
“完整法”与“分解法”都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技术动作教学时常用的基本方法球类项目的运动条件复杂多变,因此在应用“完整法”教学时,不但要教动作,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或运用,要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思考不同场景下可能出现的变化,考虑到不同运动条件和运动概念的变化,不仅要学以致用,更应“用以致学”,在大运动观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方法应用。  一、整体观的呈现  “完整法”与“分解法”都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供选择的基
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1766-1844)就是其中的一位。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道尔顿出生在英国坎伯兰的一个贫困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名纺织工人。童年的道尔顿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条件。10岁时,
准备活动指较剧烈运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运动动作做准备,以预防伤害事故发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那种简单地跑跑步、做做徒手操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高效的课堂需要的是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功能多样的准备活动。  本期研讨中,教师们围绕准备活动的功能与价值、准备活动与主教材之间的关系、准备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等方面发表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