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主要保护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株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主要保护性抗原紧密素和志贺毒素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采用凝胶分离电洗脱法回收纯化,用纯化的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获得的3株杂交瘤细胞株1G2、3C6、1B10,能分别稳定分泌针对紧密素、志贺毒素Stx1和Stx2的单克隆抗体。3株单抗分别制备腹水并纯化,ELISA检测效价分别为1:6.4×10^5、1:1.2×10^6、1:3200。Western-blot检测表明,3株单抗与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其他文献
从临床表现为脑膜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的发病猪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JX02和JX03,经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猪
采用未经过吸收和经过吸收的抗血清,通过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对1999年从河北某鸭场分离到的1株鸭疫里默氏菌(编号为C515)进行了研究.玻片凝集试验可将C515鉴定为19型,试管凝集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2株重组杆状病毒rAcJS9503S1和rAcSD9701S1,分别表达了2株致病性不同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S1基因.用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裂解
用表达非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通过PCR技术的引物设计对PRRS病毒BJ-4株核衣壳蛋白(N)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进行了改造和修饰,在其上游加入了EcoR I酶切位点,将PRRS病
根据Bergeron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在下游引物中引入Bgl Ⅱ酶切位点以便于构建表达栽体.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NS1全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