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区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行次全视网膜光凝的疗效,权衡制定上饶地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南昌大学上饶医院眼科门诊经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诊断的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142只眼),并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70只眼)行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据FFA结果对黄斑区有微血管渗漏明显的行局部光凝或改良隔栅光凝治疗.对照组40例(72只眼)单纯控制血糖.随访3、6个月、1年和5年,观察患者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 1年以上5年以内,视力下降:实验组为9例17只眼,占24.29% (17/70),对照组为28例53只眼,占73.61% (53/72);眼底病变进入增殖前期、增殖期:实验组为7例13只眼(18.57%,13/70),对照组为31例55只眼(76.39%,55/72);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视力比较,x2=34.549,P<0.05;眼底比较x2=47.544,P<0.05).结论 采用激光干预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入增殖期,保存有效视力,降低致盲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及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的30例32只AZOOR患者眼纳入研究对象,观察OCT特征.并将其中随访≥3个月的17只眼按照治疗方法
期刊
期刊
患者 女 82岁 患右侧三叉神经痛30年,曾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效果不佳.2008年7月在某院神经外科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
期刊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下睑赘皮性倒睫手术方式.方法 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8例先天性下睑赘皮性倒睫患者实施手术矫正,采用“夹持皮肤定量法”切除赘余皮肤及部分轮匝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无眼表刺激症状,睫毛方向正常,眼睑无内外翻及退缩等异常,所有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1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 “夹持皮肤定量法”简单易行,可有
目的 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质量情况.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4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术
目的 探讨手术后眼压达正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与视野、视神经损害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角膜测厚、视野检查及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2).根据CCT将127例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CCT<540μm(n=
目的 评价睫状体复位联合玻璃体手术在治疗伴有睫状体脱离的复杂眼外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严重钝挫伤患者20例(20只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探查所有外伤眼睫状体360°全周脱离,离断口的范围在3~5个钟点,其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房角后退.术前眼压4~17mmHg,12例IOP≤6mmHg.伴随症状包括外伤性扩瞳、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根部离断、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
目的 探讨全氟萘烷(Perfluorodecalin,PFDL)在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rmv,PPV)中的独特作用及在眼内长期残留时对眼组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在PPV中应用PFDL的临床病例239例239只眼,其中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130例,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4例,外伤性RD41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目的 对比观察实时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与常规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接受实时虹膜识别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05例(196只眼)作为试验组,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04例(195只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散光轴向等进行比较.结果 静态虹膜识别检测出眼球旋转偏移角度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