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源于口语,是第二位的。”口语能力是指口语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听、说进行交际的能力,它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口语交际要求学生综合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创造。口语交际能力是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下面教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无心插柳 一次碰撞的精彩
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使用它,而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后,会发现学校里学到能用的东西却是寥寥无几,这是一种失真的教育。学语文为了让学生今后学有所用,而不是花拳绣腿假把式。进入社会职场,书写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面,会写文章是一个人的加分能力,而好口才却是一个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日常的语文教学看起来似乎毫无波澜,但总是在平淡中“惊起一滩鸥鹭”,引得孩子们“争渡, 争渡”,正是因为我们师生一起“误入”口语交际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还记得刚刚接触五年级语文,教学任务不是那么紧张,正好口语交际中有一个题目是——小小即兴演讲会。在一节语文课上专门开辟了15分钟给孩子展示的舞台,没想到这帮孩子居然给了我们出乎意料的精彩,有个女学生动情讲述人与动物,从自己钟爱的小动物讲起,再到世人对待动物的时事热点来论述观点,最后一边抹泪一边发出自己的真挚感言,让听者无不唏嘘。还有个男同学豪迈抒发环保问题,一针见血,精辟入里,赢得阵阵掌声,除了同学们的讲,通过教者对讲述者的点拨性评价也引起了小听众们的反应,他们纷纷从演讲的内容、语气、神态、动作对演讲者进行了“查漏补缺”,时间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设。这一课,说的同学精彩,听的同学津津有味,评的同学见解精辟,同学们在听、说、评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柳暗花明 一次微课的磨砺
小语会副会长崔峦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現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
口脑一致性和过程交互性是口语交际的两大本质属性,此外它还具有能力的综合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该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因而能综合体现一个人、一群人的思想、人体、行为、风度、个性、气质、修辞技巧。而在追求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则要综合考虑中高年级学生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在准备微课的前期准备中,看过很多的口语交际课,很多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情景创设和有没有一些同学能够在课堂展现交际效果,而忽视了不同的口语交际内容,应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只有把这些要求,标准具体化,并设计出有坡度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练习掌握某一类交际形式。
在对许多主题的甄选中,笔者结合本地教学资源的独特性,利用“荷园”为依托,创设介绍自己美丽家乡风景——荷园,做一次身临其境的导游课。本来是一节单纯的导游课,可是准备下来,发现其实不然。成功的语言输出,离不开文字输出的辅助,也离不开文字、语言的输入。导游课,这是一次奇妙的语言输出活动,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此次挑战,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重难关真是很难闯,这正是教师们设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重点突破。问题接踵而来,导游介绍什么?导游以什么方式介绍?导游词是否需要写下来?怎样才能介绍得清楚明白而又印象深刻?指导孩子们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参观路线、设计导游词,孩子们在假期里还进行实地考察、实地演练,最终在教室课堂上一一小组展示。
这次微课的磨砺,不仅是孩子的一次成长锻炼,更是笔者的一次磨砺。口语交际活动不仅仅是单纯地口语输出,它是融合了许多元素和能力在其中的综合表现。学生个人的展示只是惊鸿一见,团队的合作交流才是培养能力的突破重点。
语文老师的神圣,在于通过自觉帮助学生通过教育和努力改变现状,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人。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是口语交际中要遵循的一个要点。口语交际对于笔者来说,才是一段刚刚踏上的美丽旅程,在这个艰辛而又甜蜜的道路上,她会坚守,她会毅行,她会且行且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213000)
一、无心插柳 一次碰撞的精彩
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使用它,而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后,会发现学校里学到能用的东西却是寥寥无几,这是一种失真的教育。学语文为了让学生今后学有所用,而不是花拳绣腿假把式。进入社会职场,书写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面,会写文章是一个人的加分能力,而好口才却是一个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日常的语文教学看起来似乎毫无波澜,但总是在平淡中“惊起一滩鸥鹭”,引得孩子们“争渡, 争渡”,正是因为我们师生一起“误入”口语交际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还记得刚刚接触五年级语文,教学任务不是那么紧张,正好口语交际中有一个题目是——小小即兴演讲会。在一节语文课上专门开辟了15分钟给孩子展示的舞台,没想到这帮孩子居然给了我们出乎意料的精彩,有个女学生动情讲述人与动物,从自己钟爱的小动物讲起,再到世人对待动物的时事热点来论述观点,最后一边抹泪一边发出自己的真挚感言,让听者无不唏嘘。还有个男同学豪迈抒发环保问题,一针见血,精辟入里,赢得阵阵掌声,除了同学们的讲,通过教者对讲述者的点拨性评价也引起了小听众们的反应,他们纷纷从演讲的内容、语气、神态、动作对演讲者进行了“查漏补缺”,时间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设。这一课,说的同学精彩,听的同学津津有味,评的同学见解精辟,同学们在听、说、评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柳暗花明 一次微课的磨砺
小语会副会长崔峦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現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
口脑一致性和过程交互性是口语交际的两大本质属性,此外它还具有能力的综合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该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因而能综合体现一个人、一群人的思想、人体、行为、风度、个性、气质、修辞技巧。而在追求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则要综合考虑中高年级学生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在准备微课的前期准备中,看过很多的口语交际课,很多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情景创设和有没有一些同学能够在课堂展现交际效果,而忽视了不同的口语交际内容,应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只有把这些要求,标准具体化,并设计出有坡度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练习掌握某一类交际形式。
在对许多主题的甄选中,笔者结合本地教学资源的独特性,利用“荷园”为依托,创设介绍自己美丽家乡风景——荷园,做一次身临其境的导游课。本来是一节单纯的导游课,可是准备下来,发现其实不然。成功的语言输出,离不开文字输出的辅助,也离不开文字、语言的输入。导游课,这是一次奇妙的语言输出活动,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此次挑战,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重难关真是很难闯,这正是教师们设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重点突破。问题接踵而来,导游介绍什么?导游以什么方式介绍?导游词是否需要写下来?怎样才能介绍得清楚明白而又印象深刻?指导孩子们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参观路线、设计导游词,孩子们在假期里还进行实地考察、实地演练,最终在教室课堂上一一小组展示。
这次微课的磨砺,不仅是孩子的一次成长锻炼,更是笔者的一次磨砺。口语交际活动不仅仅是单纯地口语输出,它是融合了许多元素和能力在其中的综合表现。学生个人的展示只是惊鸿一见,团队的合作交流才是培养能力的突破重点。
语文老师的神圣,在于通过自觉帮助学生通过教育和努力改变现状,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人。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是口语交际中要遵循的一个要点。口语交际对于笔者来说,才是一段刚刚踏上的美丽旅程,在这个艰辛而又甜蜜的道路上,她会坚守,她会毅行,她会且行且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