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在小学羽毛球初学阶段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很多中小学也把羽毛球引进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在羽毛球技术的初学阶段,利用多球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日常教学的实验对比,发现在羽毛球技術的初学阶段,多球练习比单球练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与熟练,对提高击球的质量也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羽毛球;多球训练;教学效果
  一、研究目的
  多球训练法是我国乒乓球、网球、排球等运动项的日常训练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何谓多球训练法?多球训练法是指连续采用多个球同时进行训练的方法,表现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教师或陪练者多次向练习者提供球,使练习者反复地击球,以增加训练密度和强度,进而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种方法同样被运用到了羽毛球项目的训练、教学中。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随着社会的进步,羽毛球运动也从简单地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而演变发展为具有激烈竞争性、较高观赏性的比赛项目。羽毛球运动也因自身的各种优点而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员,我校更将羽毛球作为校本课程及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及运动队训练时发现:在基本技术的初学阶段,利用单球训练的方法训练,学生在技术动作的掌握、运用和击球质量上效果都不显著。经分析是由于单球训练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较低造成的。那么,在教学中引入多球训练是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印证多球训练在羽毛球技术初学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技术技能的掌握及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对比实验。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多球训练对羽毛球技术教学的影响;实验对象为XX小学三、四年级学生
  三年级1至3班为实验班(108人5人为校队成员),4至6班为对照班(107人4人为校队成员),教正手挑球技术。四年级1至3班为实验班(107人5人为校队成员),4至6班为对照班(107人6人为校队成员,教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和近年来各个项目教学和训练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
  走访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及弘达羽毛球俱乐部、德讯阳光羽毛俱乐部,并咨询各培训点主教练关于两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时间及地点:2016年9月至12月,三年级每两周一次课共8次课,四年级每周一次课共16次课,每次课40分钟,地点为XX小学体育馆。
  实验内容:三年级为正手挑球;四年级为正手击高远球。
  三、实验过程
  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
  通过表1的数据可得出,两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对正手击球和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的掌握情况大致相同。
  2.施加因素
  对照组采用单球进行技术动作训练;实验组采用多球训练法。
  在实验中,对照组学生采用单球训练方法。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技术动作要求进行,但不安排多球练习。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动作及时纠正、引导,指导学生按正确技术动作练习。实验组学生采用多球训练方法,学生在进行搭档分组练习时,按照多球训练方法进行。给球者和击球者均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做好每一环节。
  3.教学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严格把控,两组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除训练方法外,给予相同教学条件,为获得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创设良好的条件。
  表4:考核成绩对照表(教师送球,每人10球)学生正确动作下击球过网为“及格”;学生正确动作下击球过网并在对方半场为“良好”;学生正确动作下击球过网并落在对方后场为“优秀”。
  四、实验结果
  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徒手动作的动力性定型”为90.7%,“击球成功率”为88%;对照组学生的“徒手动作的动力性定型”为55.6%,“击球成功率”为43%。
  表3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徒手动作的动力性定型”为80.4%,“击球成功率”为74.8%;对照组学生的“徒手动作的动力性定型”36.4%,“击球成功率”为23.4%。
  表4显示:在“正手挑球”与“正手击高远球”这个技术动作的考核中,实验组的无论是在“优秀”“良好”还是“及格”率上,都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五、分析讨论
  1.在羽毛球技术初学阶段应用多球训练法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快速掌握形成动力性定型
  从表1的数据中可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将要学习的技术的掌握情况几乎是一样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得到了表2和表3的数据,从表2和表3的数据上看:正手挑球技术教学上,实验组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的动力性定型为90.7%,而对照组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的动力性定型仅为55.6%;在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教上,实验组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的动力性定型为80.4%,而对照组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动力性定型仅为30.4%。两组的数据差别相当明显,为什么呢?笔者作以下分析:
  学生在接触、学习任何一项技术动作的初始阶段,都会出现动作紧张、脱节、不协调等现象。在羽毛球技术的初学阶段,单球练习由于对练习者的技术掌握要求较高,很容易造成初学者在练习时出现基础技术动作不到位或者来不及完成技术动作而草草地将球击回给同伴,影响练习的质量。相反,在羽毛球技术的初学阶段若采用多球练习则会有以下的优点:(1)由于多球练习时,教师或陪练者给予的球在落点和空间上相对固定,则有利于练习者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2)运用多球练习法,单位时间内教师或陪练者给予练习者数量较多的球,这样练习者在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次数和练习密度都较大,这样就有利于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
其他文献
【摘要】從中学心理辅导中,笔者发现学生因考试焦虑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是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要求的扩大化,也是人们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然而,健康不仅是指个体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健康的心理。中学是心理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特别是中学生,其已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亦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计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强调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选择。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小学五年级的教学经验,分析当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现状,探究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新课程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应当加强小学中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小学中年级学生对语文整本书的阅读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经验,就“整本书阅读的含义”“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以及“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三方面来展开中年级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的重要培育载体,亦是践行新课程改革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尚存在诸多缺陷,数学老师需要把握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缜密又理性的学科,是学生逻辑性和思考深度的直接反映。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学生数学思
【摘要】培养英语思维品质,“互动式”英语对话型故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节“互动式”绘本故事课为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故事前互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促使思维启动;故事中互动,引导学生泛读感知、精读剖析、品析归纳,促使思维能动;故事后互动,挖掘读者内心、融入个人体验,设置真实任务,促使思维灵动。  【关键词】互动式;对话型故事教学;思维品质;策略  “互动式”
歷史是时间与空间的集合,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对历史事件的时空把握,即时空观念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来讲述历史事件的时间和位置。这样做,不仅让历史变成了零碎的时间节点和地理名称的堆砌,而且无法使学生体味历史学科内在因果逻辑关系的魅力。那么,新课堂如何培养时空观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绘制年代尺,“从点到线”梳理历史线索  年代尺的制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入实施,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文化品格素养日益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英语核心素养,根据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英语教材,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提出培养小学英语文化品格素养的策略,以便学生在拓展英语文化视野、增进国际理解的同时,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有较强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接班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品格素养
【摘要】赋能时代,品质课堂。智能时代的挑战,引领课改强音呼吁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项目学习为英语教学巧妙地架起探究的桥梁,为“品质课堂”架起高效的支架。项目学习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是整合的学习,同时也是延伸和拓展的学习。它以小学高年级英语“品质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从多角度、多维度探究该教学模式对“品质课堂”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
【摘要】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提高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高质量的小学英语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里的行为表现以及口头表达,及时地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掌握程度,并且做出强化或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互动交流的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
【摘要】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最后总复习阶段,在复习阶段中主要是复习和巩固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题海战术作为复习模式,学生在复习中感觉枯燥,很难提升复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最后却能够考出优秀的成绩,有的学生日常学习表现非常好,但是在最后得到的成绩却是差强人意,这样的结